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看懂弘一法師這四句話才知:“福薄命苦”之人,身上會有三種特徵

一、悲欣交集:弘一法師

李叔同是中國新文化的先驅,他生於1880年的天津。當時李氏家族世代經商,可謂名門望族。在許多人的邏輯中,生於這等家族的人,不是子承父業扎入方孔兄懷抱,繼續經商賺錢,就是一不小心變成了一位浮誇子弟,去印證所謂的富不過三代或五代……

但李叔同卻驚豔了所有人。8歲攻讀四書五經,13歲臨摹歷代書法大家,等他15歲時,儼然已成為名噪一時的才子,不但全無銅臭之氣,反而書香飄逸。

可惜命運在此刻給他開了一個大玩笑,李叔同發現自己所處在一個怎樣的時代,他成了變法者,並給康有為篆刻了“南海康君是吾師”的印章,以表心志。

奈何百日滄桑如煙雲,變法失敗了,李叔同倉皇攜母逃至上海。在燈紅酒綠中,才子、富商、變法者等一系列標籤,全化為梨園唱腔,他一面揮金如土於煙柳巷內,一面梨園舞臺上,又認真揮灑那些悲歡離合。

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麼,似乎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直至他母親去世。李叔同再出驚世駭俗之舉,在四百多送葬賓客面前自彈鋼琴,拒絕一切繁文縟節。隨後不久,隻身去了東洋,考進了東京美術學院,學習西洋油畫與劇本創作……

六年後李叔同歸來,任教於直隸高等工業學堂,成了一位師者。

豐子愷是他發掘培養出來的。

學生李質平想留學日本,卻無財力,李叔同解囊相助。

1916年,他和好友夏丏尊閒聊時,夏丏尊說了一句:“像我們這種人,出家當和尚倒是挺好的。”

說者無心,聽著有意。三年後李叔同在一片驚詫聲中出家為僧。自此“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只留在紅塵上空迴盪,而空門內卻走出來了弘一法師。

有人說,李叔同用一生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他卻說:愛,就是慈悲!並在臨終前,寫下“悲欣交集”這四個字

一生也好,幾輩子也罷,倘若無愛心,無慈悲心,又有何不同?

弘一法師,從此於空門中,慈悲注目紅塵人生,留下了一句又一句的經典名言。

所謂,經歷過才知其味,悟道者才懂其真!弘一法師“悲欣交集”的一生或幾輩子,無不透露出“放下”。

所以才說,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的。看懂弘一法師的這四句話才知,原來紅塵中所言的“福薄命苦”之人,身上都會有三種特徵!

二、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自先不暇,何暇治事?

這句話,被收錄在《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弘一法師的人生智慧》這部書中,並舉了一個例子。

一位秀才,自認為文筆俊秀,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卻在科考中卻落榜,秀才哀嘆自己福薄命苦,同時更是怒火中燒,便跑到一僻靜處想自盡。在自盡前,他先大罵考官有眼無珠,什麼難聽話都招呼上了。

突然草叢中,坐起一位道士,哈哈大笑著說:“我正化蝶神遊姑射山,不想撲來惡風,鬧了半天是你攪鬧了我的好夢。別罵了,你的文章一定不怎麼樣!”

秀才起初見道士邋里邋遢,不想搭理,但聽聞這最後一句,立刻炸鍋了,也忘了上吊,幾步就蹦過去,吼:“你憑什麼說我文章不好?你看過我寫的文章嗎?好,現在我就給你讀一讀!”

道士伸著懶腰說:“再好的文章讓你念出也全是戾氣。就憑你心浮氣躁之心,焉能寫出錦繡文章?莊生化蝶不朽,全憑靜氣。你一肚子急躁戾氣,再大的才華也供不出頭!”

這就是“臨大事要有靜氣”最好註解。弘一法師的這句話直指病灶。

福薄命苦之人,為何會急躁?只因事關成敗,榮辱,得失等。所謂“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故而,急躁必生驚懼之心。

一個有驚懼心的人,又如何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本有十分本事,卻只能用出三分,這本以福薄幾許了。倘若再如這位秀才,不知反思反生戾氣,福薄命苦則成了定數!故而放下急躁,就是在給“福氣”預留空間。

三、十分福氣,只享受三分

弘一法師對青年佛徒講法時說: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治好享受三分,所餘的可以留給以後去享受。諸位或者能發大心,願以我的福氣佈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這其實就是在談惜福。福薄只因享受得太多,命苦,源自不懂珍惜!倘若再以慈悲心,廣施善念,何來福薄命苦?

弘一法師談惜福時,曾以自己為例,說:我七歲練字時,曾拿整張的紙瞎寫。後來被母親看到了。她說:你父親在世時,休說這麼大的紙,就是寸把長的紙條,也不糟蹋。

這其實就點出了一個教育問題。懂得惜福的人,不是經歷過大起大落,就是自幼父母教育的好。孩子要啥給啥,一味縱容,終會發現自己的家庭福薄命苦。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實,並非一出生就是如此,全在於自小的教化。

福氣是能積攢的,就在於日常一餐一飲,一舉一動之中。一個自幼生於和睦孝順家庭之中的孩子,當他長大後,變為不孝子的機率,非常低。一個從小懂得惜福的人,必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

為何“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跟福薄命苦絕緣?因果全在“十分福氣,只享受三分”這句話中。

四、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有一天,徐悲鴻拜訪弘一法師。他驚奇發現,之前一顆快要枯死的樹,竟然長出了新綠。

一瞬間徐悲鴻大為感慨,說:“枯樹發芽,必定是高僧在此修行,感動了此樹,讓它起死回生。”

弘一法師卻笑了,說:“不是的,是我每天為它澆水,它才慢慢活起來的。”

樸素,簡單,拒絕反智!是謂“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靠欺騙換來的一切,終究是空中樓閣。真正的道法,從來都是簡單、樸素的。就如弘一法師這句“我每天為它澆水,它才慢慢活起來”,拒絕裝神弄鬼,欺人欺己。

因為,天不可欺,欺者必受罰!這是人生鐵律!

所以,欺人者無不福薄,因為沒人喜歡跟毫無誠意,缺乏信譽的人打交道。

所以,欺己者無不命苦,因為一個連自己都敢欺騙的人,等於他不敢面對現實,甘願墜入苦海虛幻。

五、總論分析

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是謂得失人生!有得有失,得失相宜,方是智慧人生!

這就是這本《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弘一法師的人生智慧》的立足點吧。尤其是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無處不競爭,卻又人人高喊躺平、內卷的時代,就更需要好好讀一讀。

放下,既是智慧和灑脫,更表明了騰出手來,將要開啟新一頁!倘若您有興趣的話,請點選上面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