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清朝山東大地主牟墨林,如何將一千畝地變成四萬畝地?

走進山東省棲霞市,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忘了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中國民間故宮”美譽的牟氏莊園瞧一瞧、看一看。

牟氏莊園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佔地2萬多平方米,有廳堂樓廂480多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古樸典雅,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地主莊園,每年都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前來參觀。對了,據媒體報道,從目前到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務工作者憑有效證件(醫師證或護士證)可以免費參觀牟氏莊園。

牟氏莊園的建立,離不開一個叫牟墨林的清朝大地主。

牟墨林是清朝嘉慶、道光、咸豐年間的一個地主。他父親叫牟綧,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地主。當年,牟綧的父親留給他60畝土地,他用一輩子的奮鬥,將60畝土地變成了1000畝土地。牟綧死後,這1000畝土地留給了牟墨林。

牟墨林有一個外號叫“牟二黑子”。這是因為他的名字裡有一個“黑”字,面板又長得有些黑,因而得名。從外形上看,牟墨林長得五大三粗;實際上,他很有些經營的頭腦。

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擁有1000畝土地的人家,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了。靠這1000畝土地,一家人完全可以過著比較滋潤的生活。可是,牟墨林並不滿足。他有更大的目標——將周邊的土地,都變成他家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要收購土地,必須徵求賣方的同意,還得支付不菲的購買費用。牟墨林拿不出這麼大一筆錢來,只能等待時機。

時機說來就來。

1836年,山東半島發生罕見的大災荒,無數人流離失所,到處逃荒。棲霞也不例外。根據地方誌記載,棲霞“歲大歉,人相食”。輕描淡寫的6個字背後,是一幅人間地獄的慘像。

許多災民紛紛來到牟墨林家,找他借糧食。牟墨林的回答是:糧食不借,只能用土地來換。災民為了活命,只好將土地換給牟墨林。

在兵荒馬亂的年月,地主家也沒有多少餘糧。很快牟墨林家的糧食換完了,他又當機立斷,派人到東北購買了一船高粱,用之與災民更換土地。實事求是地說,牟墨林的做法是為了圈得災民的土地,但客觀上也救了無數災民的生命。畢竟,土地失去了,還可以想辦法掙回來;命丟了,可就是毫無辦法了。所以,災民們對牟墨林沒有怨言,還感激地稱呼他為“活菩薩”。

就這樣,一場大災荒,給牟墨林帶來了周邊村子數萬畝的土地。到牟墨林去世前,他家已經擁有了45000畝土地。

牟墨林擁有如此巨大的家產,卻始終保持著崇尚勤儉的作風,平時裡穿得像莊稼漢一樣,經常在腰間扎一根草繩,揹著一個糞簍子到田間去勞作。

一次,牟墨林正在莊園裡拾糞,一夥土匪衝進來,見到他,根本沒想到這個穿得寒磣的老頭子就是傳說中的牟墨林,邊喝問:“牟二黑子在哪兒?”

牟墨林臨危不驚,用鍁向裡面指了指,打發他們走了。

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牟墨林也很擔心自己積攢的家業,被子孫們胡作非為,坐吃山空。於是,牟墨林立下家規,嚴格要求子孫們好好讀書,不做紈絝子弟。他家的大門口,寫著八個大字:“耕讀世家,勤儉家風”。在牟墨林的嚴格要求下,子孫後代個個都很爭氣,將牟墨林的產業越做越大。到清末民初時,他家的土地已經擴張到6萬畝,年收地租300萬兩白銀。

牟墨林在世時,還將祖傳下來的牟氏莊園修建擴大,最終成為現在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