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書畫名家】端莊·端正王開選作品《潑墨大寫意畫》及個人作品

藝術簡介

王開選 ,字蒼天,號懶夕,齋號《寶豕軒》,國畫大師湯文選入室弟子,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新華月報》藝術顧問,北京大學名家工作室書畫創作高階研修班導師,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文化產業研究所專家委員會委員。

人民日報分別四次刊載王開選作品及評論:一、《道與情————王開選的潑墨大寫意畫》,二、《枇杷圖》,三、《凌波不染塵》,四、《王開選,提一支筆,揚中華文化》。《人民日報》評論其作品:“其潑墨大寫意作品,立意狂放不羈,博大高遠,閱世俗,達天外,獨樹—幟,是悟意與達意完美結合,總能衝擊人的視覺,震撼人的心靈,在‘不似之似’中達到了大寫意的高度。”

作品欣賞

大寫意方有大意境——王開選畫作賞評

文 /介子平

王開選先生畫作屬大寫意一類,落筆率真隨意,不拘法度,實則峰迴路轉,起粗落細,拙樸脫胎於傳統也。王先生的人物畫多取自釋家,筆簡如梁楷,古意十足,而蒼莽漫瀾、廓落恬厭風致,顯然得了傳統的義理真諦。其貌熟而不甜,生而不澀,淡而彌厚,實而彌清。

趙孟頫曰:“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今人但知用筆纖細,敷色濃豔,便自以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虧,百病橫生,豈可觀也。”有古意必先自臨古始,其藉助於現代印刷術的普及,覽名跡數十百種,而知畫學之博大,由是潛神苦志,靜以求之,每下筆落墨,輒思古人用心處,沉精之久,乃悟一點一拂,皆有風韻,一石一水,皆有位置,渲染有陰陽向背,敷色有今古之殊。今人學畫,急於成就己之風格面貌,尚未打進去,便想鑽出來,故畫作終覺淺顯直白、俚俗猥瑣,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一心向古,將來必有大獲,而獲大獲之前,尚有所謂曲折坎坷、輾轉反覆之“大惑”掣肘梗阻。

在學得傳統技法、悟得古賢畫理的當間,其力求擺脫文人氣,而採用了大眾化的敘事手法,用筆的細膩纖巧為粗獷率真所替代,刻意的提按頓挫為塗刷亂掃所更迭。這一轉換似乎又回到了他學畫的那個時代,那時的繪畫充滿了英雄主義氣概,被政治化的象徵敘事,線條的表現具有非凡氣度,乃力量感與速度感的結合。

畫界有大山水,也有小山水,這倒不是因為尺幅的大與小,也非構圖的全景與半景,在乎氣勢也。王先生的山水畫,無疑屬荊關李範之大山水範疇:空山氤氳,萬壑層疊,靈山秀色,秋山寒林,虛岫凝霄,密葉榮條,皇皇赫赫,巍然壯哉。所謂氣勢者,龍游天表,虎踞溪旁,勁弩欲張,鐵柱將立,天馬行空,任情收止,位置闊大,氣象雄偉者也。所謂大山水,唐人氣韻、宋人丘壑、元人筆墨乎?不盡然,大氣魄、大胸襟、大宇量之謂也。

對於山水畫造型,依畫譜還是依寫生,便有了各執一詞、分行其是的爭議與申辯。國畫山水所要表達的是什麼,直抒胸臆、直舉胸情也。既如此,形便成了一種符號式的象徵,何意畫譜抑或寫生。然畫譜中的山水易作,現實中的山水難為。古人云:“落筆之頃,各有師承,略涉杜撰,即成下劣。”

國畫講究程式化、寫符號式的筆意,而想象中的山水,走的均為此路。現實中的山水需因山而異,因水而異,故而寫生者多注重其物理屬性,易造成“畫無筆跡”之態。因有古意古法,王先生應物象形,深諳此理,故在各類皴法之間,能對付裕如,遊刃有餘。

人不厭拙,只貴神清,景不嫌奇,必求境實,其畫貌似古,而實質有新。白居易《白氏長慶集》雲:“畫無常工,以似為工;學無常師,以真為師。故其措一意狀一物,往往運思,中與神會,彷彿焉若驅和役靈於其間者。”

山之厚處即深處,水之靜時即動時,佈置全山大水,推崇壯偉之美,王先生筆墨顯然也在寫意一路,飽遊溪峰,窮其要妙,且羅列於胸次,欲奪其造化,“龍眠畫山水,神與萬物交”,然後墨筆複寫,由淡入濃,由潤而枯,設色雖淺淡而能深沉,豔麗而能清雅,濃烈而能古厚。但也不盡然,“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筆墨所致,質有而趨靈,蒼勁醇然,雋秀華滋,意境更是幽幽縹緲,恬靜空靈,精工之構,常常有士氣。

大寫意方有大意境,王開選先生的畫作,即在大寫意範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