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個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到中國來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中國的古詩中,有很多都是描寫思念家鄉卻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的無奈,讀起來就令人傷感。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把對祖國,對家庭的眷戀深深地刻在了骨血裡。天涯的遊子無論身處何時何地,最期盼的還是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因為只有回到自己的國家,靈魂才能得到永久的安息。

對於一個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來說,祖國對於他們的意義更是如此之大。在遠離祖國的這381年裡面,沒有一天,他們是不牽掛著自己的祖國。在海外就意味著他們在那裡有了新的生活,那麼為什麼還要到中國來認祖歸宗呢?

1、 一個普通百姓如何被捲入戰爭

一個人的發展是和整個時代緊緊相連的,任何人都和自己國家的命運共生共存。

田好謙出生在明朝末年的河北邯鄲雞澤縣風正鄉,村中的許多人都來自同一個家族,那就是田氏一族。

他自幼就是一個聰明好學、滿腹才華的人。可惜生不逢時,明朝末年,清代開朝皇帝努爾哈赤一路南下,蒙古鐵騎踏平了明朝的江山。在戰火四起之時,海外像朝鮮和日本這些國家也對中國發起戰爭,此時的明朝政府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

在田好謙所在的鄰村,有一個混混叫董士元,此人遊手好閒,在村子裡幹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有一回董士元溜到田好謙家準備偷點東西,不料被田好謙發現了,田好謙是一個作風很好的人,他看不得董士元這種做法,於是對董士元狠狠地教訓了一番。

在被田好謙教訓後,董士元深知自己這樣下去沒有出路,不如干點有用的事情,於是他就在前線部隊從了軍。

在軍隊歷練好幾年,董士元憑藉自己過硬的本領成為了將軍,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用蠻力可以,但是沒有軍事頭腦。想起自己當年被田好謙教訓,也知道田好謙是個讀書人,在運籌帷幄方面肯定比自己強。

在機緣巧合之下,再次見到田好謙,董士元把他帶入軍中。田好謙本以為董士元會對他加以報復,沒想到董士元不計前嫌,反而提出希望田好謙成為他的軍師。於是一來二去,在末代戰火紛飛時,田好謙同意成為董士元的軍師。

2、 被俘虜後遠走他鄉

田好謙成為董士元的軍師後,運用自己所學的軍事知識和對戰爭形式的判斷幫助董士元在好幾場戰爭中大獲全勝。但是好景不長,明朝的國運已經走到了頭,無論董士元的軍隊再怎麼獲勝,無法挽救大廈於傾頹之中了。

在一次與朝鮮軍隊的會戰中,彈盡糧絕董事元的軍隊再也無法所向披靡,軍隊的主帥被殺,軍師田好謙被朝鮮軍隊俘獲帶回朝鮮。

在朝鮮也有惜才的傳統,在朝鮮國王瞭解到戰利品有一個軍師時,國王決定把田好謙留下,想為其所用。於是田好謙沒有被殺,反而成為了座上賓,還被朝鮮國封為通政大夫,是一個位階很高的官職。

可是對於田好謙來說,他並不想成為朝鮮的高官,他只想在自己的祖國當一個普普通通的村民,就算是在鄉下過著苦日子也沒關係。但是事與願違,朝鮮國王怎麼會輕易將一個好不容易的來的勝利品放歸回中國。

而在此時,明王朝的覆滅也讓田好謙死了心,清兵入關後建立的清朝也不是田好謙的歸屬,他頓感在哪兒都是一樣。

於是抱著一顆絕望的心,索性在朝鮮成家立業,置辦婚事,傳宗接代,想要以另外一種方式讓自己的家族傳承下去。因為他堅信,總有一天,就算不是自己,也有自己的子孫會代替他再次回到故土。

3、 漫漫認祖歸宗之路

在朝鮮生活的每一天,田好謙都會時刻提醒自己是中國人這件事情。為了不把過去在家鄉生活的事情遺忘,田好謙按照自己老家村莊的樣子在朝鮮也仿造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村子。

按照他記憶中田氏族譜的樣子,他還自己編寫了一本族譜,並在族譜寫下的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中國人,子子孫孫不能忘記。‘’

遺憾的是在田好謙死之前,都沒有等到回到家鄉的機會。他的子子孫孫在朝鮮也與當地人通了婚,家族的規模越來越大,生活習慣也變得和朝鮮人一樣。但是那本族譜一直在田氏的子孫中傳承下去,族譜的人數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

這本小心翼翼被田家人儲存的族譜,不僅僅是田氏一家用來銘記自己是中國人的這一記號,也是為了終有一天有了回到故土的機會,用來證明自己是炎黃子孫的證據。

在朝鮮的田氏一族始終相信著他們終究有一天會回到家鄉,會讓這海外的一支田氏子孫的名字重新匯入大家族的族譜。

其實田好謙的兒子田會一作為使臣早在幾百年前回到過中國一次,但由於使臣身份的原因,所以行程非常匆匆。田會一在這短短的時間打聽澤縣風正鄉田氏一族的訊息,他提出,希望能夠將兩地的族譜合二為一。

田會一的兒子田得雨為了田氏一族的子孫與朝鮮人有所區分,讓後代子孫都記住自己是中國人。他讓每一個子孫去世後都在墓碑上銘刻上五個漢字:‘’廣平府田氏‘’。

在381年後,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的社長田文俊,就是田氏一族的後代,在中韓兩國四處尋訪後,終於完成了田家祖先的夙願:把朝鮮田氏與中國田氏的族譜合為一體。終於,田好謙和他的子子孫孫都回家了,他們不再是漂泊在海外的孤魂,他們終於回到自己的家了。

臺灣的著名詩人余光中,曾經在自己臨近死亡之時,創作出《郵票》這一短短的小詩,來表達自己對故土家園的無盡的思念以及不能回到祖國懷抱的遺憾。

‘’小的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祖國在那頭。‘’在朝鮮的田氏一家就算經歷了381年,最大的願望還是想要回到自己家的族譜。因為只有回到家,被族譜認可,流落在外的兒女身體和靈魂才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