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最掙錢的一種行業,因太過暴力,最後無一善終,如今卻很常見

古詩中提到: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已經嫁給商人的婦女正在哀嘆,為什麼當初要選擇嫁給商人呢,這讓夫妻兩人相會的時間點無限向後推移,這是多麼的遺憾啊。自古以來,商人雖然可以盈利很多,但是所揹負的罵名一直也很大,然而在中國歷史中最暴利的行業其實並不是人們以為的傳統商人。

從商鞅變法時期開始,人們就已經慢慢有了一點重農抑商的意識,直到漢文帝上位之後,也就是公元前196年之後,人們才真正在法律當中提到了重農抑商這樣的明確法規,嚴令禁止和打壓人們從事商業活動來謀取暴利,並鼓勵百姓們以農為本,以農為尊。所以在歷代文學作者的筆下,商人的形象往往都是拋妻棄子的負心漢。其實這樣的形象也就是在傳統經濟思想下,人們對於農民的歌頌,對於商人的鄙夷所造成的一種必然結果。

然而鹽商其實被批評的聲音更響。鹽商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在之前社會中,社會管理層的就會將一些珍貴的金屬,比如說金銀這些金屬物質統一管理,打造成金幣,然後在市場中流通。然後除了金銀之外,集中管理的還有鹽。

然而政府也有時候也會和商人進行合作,讓一些商人來幫助自己販賣鹽,也就是讓商人拿到所謂的代售權。雖然政府有時候也會偶爾舉行一些招標儀式,讓那些商人來競標價高者得,但是商人們也會花費千萬輛白銀去拿到這個販賣鹽的代售權,因為鹽一方面是被政府嚴格管控的一大物質,第二大原因在於鹽是人們生活中離不開的一大物質,所以拿到食鹽的代售權也就等於拿到了更廣大的商品市場,以後的利潤自然更高。

鹽商自古以來和各朝代的政府官員的關係都十分密切,1799年,嘉慶年間由於發動了很多民間起義,所以在清政府打壓起義軍的同時,大批鹽商也紛紛捐起了戰爭款來補貼清政府。而清政府當時在官職上也會給予捐贈捐款的鹽販子們更多的職稱將其官僚化,在經濟方面也會同意鹽商們在販賣鹽的時候提高鹽的價格。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惡性迴圈——百姓們在被無條件壓迫,而鹽商們獲得了大批次報酬之後,又加大了討好政府官員的力度,而政府官員獲得報酬之後,又因此更加優待了鹽商,所以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們。

直到1866年,當時的人們已經極其痛恨鹽商們的醜惡行徑。所以在李鴻章時代,人們已經發動了無數推翻鹽商的活動,以此來消除鹽販子們。同年,清政府決定以後再也不會允許其他的鹽商出現。當時形成了鹽商專賣的機制,而且這一機構會世襲,也就從根本上打壓言販子們的囂張行徑,雖然之後清朝政府被推翻了,也迎來了新時代,但是這一制度依然被延續到至今。

然而事實上鹽販子們雖然處於暴力行業之中,但是鹽販子的下場其實個個都比較慘,因為作為任何時代下官府們的盈利渠道,鹽販子們本來就具有被利用的作用。所以簡單來說,鹽販子也僅僅只是剝削時代下的一個階級剝削的藉口而已,在被利用完之後,官府們還是會將其抄家打壓,將那些暴利得來的家產全部充公。所以鹽商們雖然生平奢侈無比,但是死後卻極其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