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晚唐最傷心的一首詩,短短四句,卻引起千古共鳴

這世上總有一些情,再好的筆墨也無法描述,就像一句唐詩所言“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這兩句出自晚唐詩人高蟾的

《金陵晚望》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也許是因為屢試不第,又生逢亂世,高蟾的詩歌充滿著個人的苦楚和時代的悲哀。

晚唐藩鎮割據愈演愈烈,王朝早已是風雨飄搖,日薄西山。

對於這樣一種危機四伏的局勢,高蟾早有所感,但是又無能為力,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詩。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兩句營造了悽清的氛圍,寫出了詩人心中的無奈和悽楚。

他登上金陵城樓,望著夕陽暮雲籠罩下了金陵,心中一片淒涼。

秋風淒厲,秋水湧起,無怪乎古人都“傷春悲秋”。

浮雲歸暮山,落日泛秋聲,這不僅代表著日之暮,更是歲之暮,這樣的殘景,只是讀來便令人傷感。

可是詩人卻沉浸其中,他追隨著浮雲消失的軌跡,陪伴著籠罩在秋聲中即將沉沒的落日。

而這樣衰敗的景象正是當時唐朝的寫照,詩人身在其中,卻又無可奈何。

這樣的無能為力讓他沉痛不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寫出了詩人難以言說的傷心。

表面上來看,寫的是因秋景的衰敗而傷感,其實從深層次來看,寫的還是家國身世之悲。

金陵不是普通的地方,它曾經是六朝古都,是王朝興衰的見證人。

在金陵,很多詩人都曾留下膾炙人口的懷古詩,就像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寫的也是金陵的繁華和落幕。

當年的六朝是何其的繁華,如今也只剩斷壁殘垣,這樣的興衰自古有之。

而如今唐王朝也到了這樣一種風雨飄搖,隨時傾頹的狀態,就像暮雲落日,面對這樣一種無可挽回的頹勢,詩人倍感煩惱,鬱結於心。

這樣的家國之悲,即使是最好的畫師,也不能描摹一二。

後來的元好問也曾直接引用這句詩,“十年舊隱拋何處?一片傷心畫不成”,寫的也是家國之悲。

而到了納蘭容若,卻轉為兒女之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但無論是家國之悲還是兒女之情,都令人無限傷感。

在他們看來,這種“痛”是難以用繪畫來表達的。

但是唐朝另一位詩人就不同意了,他便是晚唐花間詞的代表人——韋莊。

相較於韋莊而言,高蟾的聲名地位顯然遠遠不及。

不知是出於怎樣的心理,韋莊寫下了一首反駁詩,此詩名為

《金陵圖》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誰說傷心不能畫呢?只不過是那些畫師為了迎合世人的心態而不願畫傷心之作罷了。

你們看看這幅《金陵圖》,古木凋零,寒雲籠罩著金陵城,一片淒涼之景,不正是傷心的寫照嗎?

韋莊是看了金陵六朝的彩繪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但他也有反駁高蟾之意,開頭的一句反問便是證明。

而他為了反駁高蟾,甚至舉了“老木寒雲”的例子,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後來韋莊的這首詩還入選了《唐詩三百首》,但是從後人的引用來看,顯然高蟾的“一片傷心畫不成”,更得人心。

我也認為,無論是繪畫寫作,還是其他藝術創作,所能表達的情感都是有限的。

有些極致的情感,就算是頂尖的藝術家也無法完全展現,正如清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所言:畫實境易,畫虛景難。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這是高蟾給我們的啟示,即使穿越千年,仍能引起共鳴。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