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說說古代人夏天穿衣服保守嗎?

已經到了6、7月份,氣溫日漸升高,有些地區的溫度已經達到30度,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下,大家在衣服的選擇上從長袖也變成短衣短褲,自然,短袖等清涼衣服登上街頭。在自己換上夏裝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古人夏天穿什麼呢?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古人總是長衣長袍,看著就很悶,例如在電視劇裡,咱看見的古裝大多都是長袍,不管男女老少,宮廷貴族還是百姓,都是比較看著比較厚實的衣服,人人包得都跟粽子似的,那要是到了夏天,古人又有沒有空調啥的,再這樣穿,還不得熱死?

其實咱多慮了,古人才不會那麼死板,他們的對時間的變化可敏感著呢,十分講究根據時節穿衣服,認為這是對上天的尊崇膜拜行為,順應了皇天的“期望”,人家才不會出現冬天穿短褲這種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

所以,一到夏天,充滿儀式感的古人就會換上特定著裝,就連大家普遍認為封閉、古板的清朝,也是這樣,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就寫到,皇帝穿衣服實在煩人,得按一年二十四個節令的轉移,換上適合節氣的衣服。而且不僅皇帝,民間也大多如此,一幅名為《燕寢怡情》的清朝畫兒裡,就看到一位男子穿得很奔放。

清朝如此,在明清之前,人們更加“野”,《北齊校書圖》中一群男子穿著吊帶裙披著薄紗,比現代男性更加會玩兒。而且女子也是比較放飛自我,一幅畫中有一位女子,穿著高腰闊腿褲,披著一層薄紗,看著就很清涼。這幅裝扮稍微改動下,放到現在也能引領潮流啊。

總體來說,古人的夏衣大致可以分為有錢人的衣服和窮人的衣服兩種。有錢人夏天的標配是紗衣,重量超級輕,以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禪衣”來說,重量和一枚小雞蛋差不多,也十分輕薄,疊十層都能看清對面的字。其實紗衣開始的時候是用來裝扮的,披在其他衣服外面,增添一種朦朧美,可後來認識到這種服飾的優越性,大家逐漸把它當成夏季首選。這種衣服十分大膽,唐朝時,一位官員穿著紗衣接待阿拉伯商人,那商人驚歎“怎麼隔著兩層衣服還能看見你的痣”,豈料官員哈哈大笑,讓商人靠近觀察,才發現共有5層。

紗衣輕便舒適,價格肯定不便宜,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可窮人有窮人的辦法:竹衣+麻布。用麻製作的衣服,穿起來也很涼爽,而且當時社會廣泛種植麻。雖說肯定沒有紗衣穿起來舒服,可勝在便宜啊。而且,為了更加涼爽,在穿麻衣時,古人還會在裡面穿一件“竹衣”,起到透氣、隔汗的作用。

此外,古人還有一種叫“脛衣”的服飾,只有褲管包裹大腿,說得直白點,就是“開襠褲”,穿起來也是涼颼颼的。

所以,不要再以為古人都是千篇一律的保守、刻板了,尤其是在宋朝以前,中國人的開放你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