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每週一講】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論的萬能模板)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是我們“每週一講”的第31講,“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論的萬能模板)

”,下面來聽聽桑老師的講解吧~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論的萬能模板)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首先,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人成為認識主體的原因是由於人改造客觀世界活動的需要;客觀存在的事物也是由於實踐的需要,作為實踐改造的物件,才逐一成為認識的客體。人類的認識活動總是為各個時代社會實踐的特定需要服務的,科學研究的任務、科學工作的課題是由實踐的需要提出的,並且圍繞著人類實踐需要這個中心來展開。

➤其次,實踐還為認識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並把這種可能變為現實。

實踐把主體和客體直接地、現實地聯結起來,使主體能從客體中獲得真實可靠的資訊。客觀事物只是由於實踐的中介才轉化為主體的認識物件和認識內容。不僅如此,主體用於加工客體資訊的各種思維模式,也是來源於實踐。

對於認識來源於實踐,不能作狹隘的簡單化的理解。

➤首先,認識來源於實踐並不否定人的大腦和感官在生理素質上的差異對認識的影響。

但是人的生理素質只是人們進行實踐和認識的一種物質條件,並不是人們的實踐和認識本身。它對於形成人們在認識和才能上的差別並不起決定性的作用,★造成人們認識和才能差別的決定性原因是後天的社會實踐。

馬克思曾引用亞當•斯密的話說明這個問題“他清楚地看到來自個人之間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遠沒有我們所設想得那麼大,這些十分不同的、看來是使從事各種職業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區別的才賦,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

10000小時定律。

➤其次,認識來源於實踐並不否認學習間接經驗(讀書)的重要性。

由於具體的主體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親身實踐,而且理論或認識本身也具有歷史的繼承性,所以主體可以也應該透過讀書或傳授等方法來獲取間接經驗,這是發展人類認識的必要途徑,它的意義充分體現在牛頓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別人瞭望得略為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

★但是間接經驗歸根到底也是來源於前人或他人的實踐,而且人們接受間接經驗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種直接經驗為基礎,只有把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結合起來,才能有比較完全的知識。

第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首先,實踐的發展不斷地提出認識的新課題,推動著認識向前發展。

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其次,實踐為認識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工具)

一方面,實踐的發展不斷揭示客觀世界的越來越多的特性,為解決認識上的新課題積累越來越豐富的經驗材料;另一方面,實踐又提供日益完備的物質手段,不斷強化主體的認識能力。

最後,實踐鍛鍊和提高了主體的認識能力。

恩格斯說“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

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

馬克思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在頭腦中重建客體模型,並根據這個客體模型推匯出應當具有的未知性質,然後再用實踐加以檢驗,當理論預言與客體的實踐結果一致時,就證明頭腦中精神地重建的客體模型與客體自身相一致。

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認識活動的目的並不在於認識活動本身,而在於更好地改造客體,更有效地指導實踐。認識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的過程,即是認識價值的實現過程。

沒有用的就是沒有用的。

總之,實踐是認識的起點,也是認識的歸宿,是全部認識的基礎。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拓展練習

【2015。1】單選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結合自己的科研經歷,語重心長地對年輕人說:“書本知識非常重要,電腦技術也很重要,但是書本電腦裡面種不出水稻來,只有在田裡才能種出水稻來。”這表明( )

A。 實踐是人類知識的基礎和來源

B。 實踐水平的提高有賴於認識水平的提高

C。 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D。 由實踐到認識的第一次飛躍比認識到實踐的第二次飛躍更重要

【2002。2】單選

馬克思說:“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這表明人的才能 ( )

A。與人的先天生理素質沒有關聯

B。主要來源於後天的實踐

C。取決於人的主觀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會政治地位決定的

【2015】單選

愛迪生髮明電燈之前做了兩千多次試驗。有個年輕記者曾經問他為什麼遭遇這麼多次失敗。愛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我發明了電燈。這只是一段經歷了兩千步的歷程”。愛迪生之所以說“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是因為他把每一次實驗都看作( )

A。對事物規律的正確反映

B。整個實踐過程中的一部分

C。實踐中可以忽略不計的偶然挫折

D。認識中所獲得的相對真理

回覆

“每週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