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高平陵之變中,曹爽能以皇帝號令天下勤王,為何要選擇投降

高平陵政變,

冒了極大的風險,但如果曹爽沒有選擇投降,而是依照桓範的計謀,挾天子去許昌,以天子之令號召天下勤王,也同樣具有極大的風險。所以二人的勝算根本不可預料,或者說二人勝算五五開。

政治權力的分配:長久以來,人們以為高平陵政變是司馬懿一人推翻了曹魏政權,但實際上司馬懿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同時司馬懿並不是要推翻曹魏政權,而是要為曹魏政權推翻專權擅政的曹爽一黨。

先說一下漢晉時期的朝廷權力分配。漢朝時期,整個天下實際上是皇帝和士族門閥共同治理,所以代表士族門閥的相權甚至能夠抗衡皇權。而皇帝為了制衡相權,所以提拔外戚和宦官,也因此我們看到了漢朝名臣衛青、霍去病、霍光、王莽、竇憲等人都是外戚。

曹魏建立之初,曹丕基本上延續了東漢時期的政治格局,並且頒佈了九品中正制,進一步確立了世家門閥的政治地位。不過曹丕當時為了防止宦官和外戚專政,改用了遠房宗親制衡世家門閥,比如曹真、曹休等人。這些遠房宗親既能夠忠心於皇帝,同時也不像近支宗親一樣忌憚於皇位。但遠房宗親本質上和外戚、宦官的權力來源一致,都屬於皇權的延伸,所以只能夠依附於皇帝才能生存。

魏明帝曹睿託孤時,本來打算收回世家門閥的權力,準備任命曹宇、夏侯獻、曹爽、曹肇、秦朗為輔政大臣。很明顯,這些人都是遠支宗親。但這時遭到了世家門閥的強烈反對,最終曹睿無法抗衡世家門閥的力量,選擇退讓,由遠支宗親代表曹爽和世家門閥代表司馬懿共同輔政。由此可以看出世家門閥的權勢和地位。

曹爽掌權後,為了自己的權威,開始排斥異己,打壓朝中老臣,領軍將軍蔣濟、廷尉高柔等人全部受到了打擊,最終導致了朝中大部分重臣倒向司馬懿。當司馬懿準備政變時,這些世家門閥毫不猶豫的站隊司馬懿,這實際上相當於世家門閥共同起義,要求推翻曹爽。如果以此而論,皇帝的聖旨根本無法號令這些走向對立的世家。所以留給曹爽的政治資源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只有一個無法號令世家的皇帝。

軍事權力:曹爽如果挾天子去許昌,雙方由政治鬥爭轉向軍事鬥爭。曹爽會拿著桓範給他的大司農印信向天下徵集糧草,因此許昌定會聚集數萬兵馬抗衡司馬懿。但在這期間,司馬懿同樣會和蔣濟、高柔等人整合洛陽的兵力。所以此時就只能看外部勢力的歸屬問題。當時曹魏當時最重要的三個軍事集團為雍涼地區、荊州地區、淮南地區的軍隊。雍涼地區最高指揮官為夏侯玄,但有司馬懿派系的郭淮掣肘。如果夏侯玄發兵攻打司馬懿,不知能否拿下郭淮。當時的荊州刺史為胡質,胡質與司馬懿私交頗深。而且就在政變之前,曹爽派遣了李勝取代胡質的荊州刺史之職。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胡質不會幫助曹爽。

最後來看看淮南地區,這一地區是曹爽積極拉攏的物件,而且在政變前的一年,王凌還代替高柔成為了司空。所以淮南地區和曹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如果曹爽號召天下勤王,淮南地區必然會相應曹爽。此時可以看出,三地兵馬中,淮南一定支援曹爽,荊州定然不可能,雍涼地區存在變數。所以雙方實力也在伯仲之間。所以綜合來說,存在的變數太多,即便曹爽去了許昌,也不是一定能夠拿下司馬懿,雙方實際上都有機會。不過,僵持之下曹爽最先認慫,導致了最後翻盤的希望徹底消失。

其實,曹爽若選擇天下勤王之策,曹爽和司馬懿都佔不到便宜。如果曹爽像當年賈詡“文和亂武”一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和司馬懿死磕到底、玉石俱焚,也不是不可以。至於司馬懿和諸葛亮,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終千古流芳為萬人敬仰,而司馬懿的曾孫晉惠帝一句“何不食肉糜”,導致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司馬家族成了歷史罪人,至今無法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