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唐代被稱為女校書的著名女詩人,薛濤最終的感情歸宿是在哪裡呢

很多學過書法的人都知道有一種紙叫薛濤箋。就是薛濤把樂山產的一種胭脂木泡了搗碎加工成紙漿,另外再加上雲母粉,最後製作成一種帶有不規則花紋的紅色紙張。這種紙張用來謄寫詩詞看起來特別的雅緻。後人就把這種紙叫做‘’薛濤箋‘’,自此以後在唐朝形成了一種用彩箋謄抄詩文的風尚。為什麼薛濤箋這麼流行。除了紙張確實雅緻精美外,還因為薛濤在當時的社會名氣。薛濤是當時著名的女詩人,結交的都是當時的文壇大家,她的詩文在當時非常受文壇大家們推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為唐代著名女詩人的薛濤留下哪些傳世名作?她的一生又是怎樣的呢?最終的歸宿又是哪裡呢?

薛濤的出身

薛濤是唐朝時期的長安人,父親是個小官到處調任,薛濤也從小就和父親到處遷徙。後來薛濤父親到了成都做個小官,薛濤也跟隨父親到了成都。薛濤父親死後不久,家裡就過不下去了,當時十六歲的薛濤為了生活不得已入了樂籍。古代樂籍是屬於賤籍,雖然後來薛濤又脫離了樂籍,但是一步錯就步步錯最終也誤了薛濤的終身。曾經是樂籍的身分讓她縱使滿腹才華,也沒有一個好的歸宿。

(圖一 薛濤畫像)

其實按道理說薛濤父親薛鄖在蜀地也是一個小官,不知道是不是太廉潔,家裡沒有多少積蓄,以至於薛鄖死後,薛濤會墜入樂籍。在薛濤父親死後薛濤就遷入成都了,從此以後以樂籍女子身份和當時諸多的文人名士交流來往。據說當時的劉禹錫、白居易、段文昌、元稹等人和薛濤關係都非常密切。

發明家薛濤

能被稱為古今絕藝的有好多,像道家經典《南華經》、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王羲之的字帖、司馬遷的《史記》等等,而薛濤造的‘’薛濤箋‘’就位列在這些絕藝中。因此在古代人民心中薛濤不單只是一個才女,她也是一位發明家。因為薛濤紙廣受歡迎,所以這種唯美的薛濤箋的製作工藝也被後人完好的保留了下來。現在還有一些手工藝人在使用這種方法造紙,來感受古代人的唯美韻味。

(圖二 薛濤畫像 )

幼年薛濤的詩文天賦

薛濤在年幼時就顯現出了非同常人的詩文天賦。據史書記載她八歲就能作詩,薛濤的父親也從小就教導薛濤詩文。有一天薛鄖自己在吟誦一首《詠梧桐》時,剛剛念出上兩句‘’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小薛濤就順口說出了後兩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這兩句詩不但說明了薛濤從小耳濡目染受父親薰陶才能出口成句。好像還暗示了薛濤的以後的命運,註定她是一位才華卓然而命運坎坷的女子。

窮入樂籍的薛濤

薛濤十四歲時,她的父親病故,薛濤和母親失去了生活支柱,也沒有了收入來源。勉強維持兩年後,為了生計,薛濤只能出賣自己的美貌和才情去獲取生活物品的來源。想來她這樣的女子生於小官之家,從小學的詩酒茶花,根本不會農桑勞作,也不能放下昔日的身段去田間勞作。她唯一的出路好像就是做娛樂他人的樂妓,又因為她精通賦詩和音律,被當時的人們稱為‘’詩妓‘’。無論是樂妓還是詩妓,她最終還是踏入了將會永遠被別人看不起的賤籍。不知道晚年的薛濤有沒有後悔過自己的決定。

(圖三 薛濤畫像 )

薛濤的詩酒燦爛

本來薛濤只是一個憑藉有點才華混跡於風月場的普通樂妓,但是身為樂妓的她遇到了人生的貴人。使她註定了將在史書上留名。那個人就是韋皋,唐朝德宗時期,中書令韋皋被拜為劍南節度使。韋皋這個人是一個典型的文官,他喜歡吟詩作賦,也欣賞有這方面才華的人。薛濤詩才的名聲傳到他的耳朵裡後,他就破格把樂妓薛濤召到府邸在宴席上賦詩助興,使薛濤成為當地著名的營妓。

(圖四 韋皋塑像 )

成為營妓雖然沒有讓她的身分地位發生變化,但是卻使她的詩才名聲廣為傳播,可以和很多優秀的大詩人詩酒唱和。韋皋知道薛濤出身官宦之家又有如此才華很是可惜她的才華,就準備上奏皇帝讓薛濤擔任校書郎的官職,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但是薛濤‘’女校書‘’的名聲卻傳開了。這是薛濤最風光燦爛的時候,當時她的才華不輸任何一位才子,很多人都稱他為‘’掃眉才子‘’。

在韋皋離開後,幾位繼任的劍南節度使們也都非常欣賞她的才華,對薛濤也很是敬重,可以說在樂妓中她是最拔尖的一位,除了她善於應對交流,主要得益於她的詩詞才賦。她的名聲已經超越了她樂妓的身份成為一位女詩人。

(圖五 薛濤彈琴圖)

薛濤的那些作品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薛濤作為一名樂妓,雖然詩名在外,但是真正記錄下來的很少。其中有《柳絮詠》、《送友人》、《題竹郎廟》三首和懷念韋皋的《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以及寫給元稹的《池上雙鳧》的詩等。剩下的就是她為寫給韋皋想要挽回韋皋而寫的十首詩,分別是《犬離主》、《筆離手》《、馬離廄》、《鸚鵡離籠》、《燕離巢》、《珠離掌》、《魚離池》、《鷹離韝》、《竹離亭》、《鏡離臺》等詩文屈辱的把自己比喻成要依靠韋皋的各種物。除了這些還有開頭的薛濤對接父親的兩句《詠梧桐》,據說薛濤父親聽了這兩句對詩除了覺得女兒有才外,更多的是不安,害怕女兒會成為風塵女子。只是不幸薛濤真的成為了官妓。

(圖六 薛濤作詩圖 )

薛濤的感情歸宿

薛濤作為一個風月場的女子,慣會的是迎來送往,她可以和歷任劍南節度使友好相處,她有著作為樂妓的智慧。她也明白那些大詩人對她的愛慕是什麼,所以她可以遊刃有餘的生活在其中,客來客往,她都可以獨善其身。這一切直到她四十二歲那一年遇到了元稹。

(圖七 元稹畫像 )

元稹是一位詩人,他早早就聽說了薛濤的才名,因此他這個名滿天下的風流才子,主動申請了監察東川的職位,只是為了結識薛濤。起初薛濤準備像對待其他官員一樣對待元稹。可是第一次交談,他們就相談甚歡,元稹被薛濤的《四友贊》驚服,薛濤也鬼使神差的愛上了這個新科不久的剛正不阿的官,儘管元稹比她小了十一歲。

(圖八 元稹薛濤梓州相會)

陷入愛情的女子是糊塗的,她忘記了雖然她是一個樂妓,但是她是賣藝不賣身的詩妓,是個潔身自好,出淤泥不染的的奇女子。她心甘情願的把自己交給了元稹,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一樣。從此以後兩人詩詞唱和儼然一對恩愛夫妻。然而幸福的生活只有短暫的一年,元稹調任別處,他們不得不分離,剛開始的分離元稹和薛濤還是互相想念,互相都有寄情詩句。像元稹的《寄贈薛濤》,薛濤的《寄舊詩與元微之》等。

可是元稹是個出了名的負心漢,在薛濤望穿秋水的思念他時,他早已另結新歡。薛濤想過要和元稹終身相伴,但元稹卻把薛濤當作風月場上的短暫留戀。這時見慣這些的薛濤才幡然醒悟,元稹和其他留戀風月場的官員並無不同。自此以後薛濤退出樂籍,隱居山林,終身未嫁。

結語:薛濤的一生是悲劇的,從她踏入樂籍,要靠自己的年輕貌美自己的才情來養活自己時她就應該明白她這輩子就與真愛無緣了。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也是這麼做的,但是最終她還是淪陷了。年老後的她才明白她的的詩文才名也大多隻是當時的文人騷客們起鬨給的虛名,其實當時的世人多是瞧不上的。縱然她真的滿腹才華也只能做幾首閨閣詩消遣而已,除了幾首特別出名的詩,其他的詩大多都隨時間流逝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