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魏晉時期文人為何不想去做官,潛心鑽研文學,而是成為一條鹹魚

現代的高考制度,其目的也是為了每個人能在學習結束的時候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而在大部分人眼中,有關國家的職位就是最好的,例如公務員,教師,醫生等職業,在家長眼裡,這些都是鐵飯碗,是可以讓人一輩子不愁吃喝的工作。

同理,在古代也是這樣,入朝為官成了大部分文人最好的選擇,能夠經過寒窗苦讀十年,最後在官場中得到一個比較好的職位,就算是對這十年一個最好的報答了,這是古代多數文人的現狀。

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生活的文人們,他們讀書不入仕,而是選擇當鹹魚,藏身於山野,隱逸文化成了魏晉南 北朝時期的主流,不斷蔓延開來,魏晉時期的隱逸文化為何成為別樣主流?

一、魏晉社會動亂不堪,文人‘’逃離‘’情結蔓延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混亂的兩個時期,分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及五代十國時期,這種混亂不僅僅體現在政權更迭十分頻繁,還體現在隨時發生的戰爭上。

據不完全統計,魏晉南北朝四百多年的時間裡,一共發生了1677次戰爭,平均每年要發生4。6次的戰爭,這其中還包含著不同規模的,由此可見,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狀況是十分混亂的。

所以我認為魏晉時期的社會動亂不堪,普通百姓的生命威脅不間斷,更何況是入朝為官的文人呢,以至於逃離情緒不斷在文人之間蔓延,最終造成隱逸文化成為魏晉時期的文化主流。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動盪,四百多年的時間裡更換了至少15個政權,每個朝代建立不久就會衰落,如此頻繁的改朝換代對於文人來說也一種煎熬。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說法是,忠臣不事二主,可世事政權變換如此之快,使得很多文人無法一輩子只侍奉一個君主,有些文人為了實現理想抱負,在一個王朝結束以後去投靠另一個王朝,卻又不得不接受著這個君主的審視。

稍有疑心的君主要麼不會啟用這個文人,要麼就直接殺掉這個文人,很多文人都死於這樣的一種猜忌,這樣慘痛的教訓給後來的文人敲響了一個警鐘。

那就是有些君主是容不下一個曾經侍奉過別的君主的文人的,即使再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那也得在有命存在的時候,因而很多文人開始不再想去做官,不再想去施展抱負,潛心鑽研自己的文學,而是成為一條實實在在的鹹魚。

除了君主的猜疑,還有社會的混亂,也讓那些曾經想要給天下黎民百姓帶來幸福的文人們退縮了。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現狀混亂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每年頻繁發生的戰爭,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君主的作為。

中國古代的社會制度是封建君主專制,君主是擁有最大權力的人,即使在混亂的情況下,也可以保護一方百姓的安危,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賢明的君主是非常少有的,大都是佔有大量土地,擁有大批奴婢,享受淫亂奢侈生活的君主,絲毫不顧及百姓在亂世中的生存現狀。

文人們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深知自己微弱的力量是不可能動搖君主們的選擇,也深知自己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絲毫不能改善窮苦大眾的命運,面對這樣的情況,文人們無奈之下只能拋棄自己的理想抱負,逃離情緒高漲。

社會的動盪,君主的不作為,都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失望了,深知自己無能為力,矛盾的心情讓文人自己選擇了逃離,逃離的結果就是隱逸文化開始盛行,逐漸成為了魏晉南北朝的文化主流。

二、九品中正制的發展,刺激了文人隱逸情懷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選官制度,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這雖然在當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的政權與世家大族的矛盾,但其消極影響卻是非常久遠的。

所以我認為九品中正制的逐漸發展,刺激了文人隱逸情懷的發展,進而推動了隱逸文化的發展直至成為魏晉文化的主流。

九品中正制的出現本質上就是因為當時的政權並不穩固,需要緩解中央政權與各個世家大族的關係,由當時的大臣陳群提出了這個制度,並一直延續下去,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讓文人能夠進入朝廷所設立的制度。

隨著一朝一朝的發展,九品中正制的選拔標準越來越死板、固化,出現了上品無寒門的現狀,面對這樣的情況,文人們在最初的時候也努力過,但是皇帝給的回報並不足以讓這些寒門士子冰冷的心給溫暖過來。

統治者的心思,那些文人們也不是看不懂,有的人乾脆就不去刺激皇帝了,苦讀十年,最後就是為了發展自己的文學,說來也可笑,更多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選擇了不讓自己為難的環境,那就是隱逸,去深山追尋自然的樂趣,可比在烏煙瘴氣的朝堂中好得多。

九品中正制的繁榮發展,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情況越加嚴重,文人沒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看清現狀的文人們就不再去朝廷做官了,轉而去尋求自己的文學理想,隱逸之風發展旺盛,文人在隱逸的過程中也創作了不少有關隱逸的文學作品。

例如最有代表性的建安七子,其中以阮籍和嵇康最為有名,這些作品流傳到世俗之內,讓隱逸文化的萌芽有了發展的動力,所以我認為九品中正制的繁榮發展刺激了文人隱逸情懷的發展,有關隱逸的作用也就更加多了,隱逸文化也傳播開來了,成為魏晉南北朝的文化主流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三、佛教的大肆發展,促進了隱逸玄學發展

佛教在中國古代不斷髮展,與中國本土文化進行碰撞,保留了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留在古代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所留下的碰撞文化就是與隱逸文化的發展和交融。所以我認為佛教的大肆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隱逸玄學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魏晉時期,玄學開始興起,受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潮影響,當時的高士名流隱逸成風,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賢,再加上佛教教義與玄學中的意趣相似,因而就受到了各方隱士青睞,隱逸與佛教交涉更甚。

例如陶淵明與高僧慧遠同居廬山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談;謝敷深隱太平山,卻篤信佛法愛好注經等。這些隱逸之士與佛教進行了大量的交涉,融合程度也更高。

到南北朝時期,佛教已經是發展到一個文化高峰了,那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都十分認同佛法,有的人還依照佛法對自己進行了洗禮。

例如在《魏書·逸士傳》中記載了馮亮好佛,不但被召講佛經,死後也按佛教方式燃灰起塔歸葬,如此便可以看出當時佛教的盛行,而佛教中包含的隱逸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傳播開來,隱逸玄學也成了文人們思想的寵兒。

佛教的大肆發展,因其帶有的隱逸文化與中國本土的隱逸玄學相結合,更適合文人們的心理,越來越多的文人意識到自己的另一歸宿,那就是隱逸,因而隱逸之風盛行,有了文人們的支援,隱逸文化何愁不能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的主流呢?

四、農業思想質樸,推動了文人對自然的嚮往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古代也是以小農經濟為主要發展經濟,百姓們習慣於男耕女織的安穩生活,而在這樣的經濟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也是安土樂天,崇尚自然和強烈的生存意識。

所以我認為這些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文人對於自然的嚮往,隱逸的情緒更為高漲,隱逸文化發展也就更為迅速。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看到的社會黑暗,腐敗,嚴重挫傷了文人對於建功立業的慾望,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業思想所帶來的質樸情懷就成為了文人們心中最主要的思想,對於自然的嚮往,促使他們逃離俗世,去追尋自然的美好,隱逸成為了一種極好的選擇。

結語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經歷了史上最混亂的時間,政權更迭頻繁,一生難以只侍奉一個君主,而君主的猜忌和不作為,又使得文人的生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文人就產生了逃離的情緒。

九品中正制又不斷髮展,文人們入朝做大官的機會越來越少,不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來造福天下蒼生,這種矛盾的心情使得文人自己難以接受,只能選擇隱逸生活來消解這樣的愁緒。

再加上佛教的大肆傳播,與隱逸又有相同之趣,隱逸之風越來越盛行,隱逸的文學作品也越來越多,最後,文人們對於自然的嚮往,也使得他們對於隱逸多了幾分熱愛,所以就在這樣的條件下,隱逸文化逐漸發展成為了魏晉南北朝的文化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