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老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老祖宗早就看破了玄機

歷史是一個有趣的輪迴,一段時間重視商業,一段時間重試文學。商人在封建社會,被稱作為下九流一類,雖然日子富足,社會地位卻不高。

古代人雖然歷來有窮酸書生一說,但窮酸書生卻少有至高無上的社會地位,一個不留神,就能躍升於士大夫階層。

古代科舉選拔嚴苛且繁瑣制度,再加上小農經濟社會,大部分尋常百姓都在追逐生活的安穩。讀書人就成了那個時代最受人景仰的文人。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認為熟讀聖賢書的人人品一定差不了,文學修養也遠比普通常人,因此時常推崇讀書人。

然而,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流傳下來的不少史書典籍中,負心自私的大多數都是讀書人兒,行俠仗義的卻是一些市井小民,甚至是被稱作為腌臢潑才的屠夫。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這句話是古代讀書人的真實寫照,在王實甫的西廂記中,讀書人張生因為家境貧困,被崔鶯鶯的母親嫌棄。

其實,西廂記的原型是大官元稹和表妹的故事,元稹才高八斗,曾被崔鶯鶯母親視作為內定的女婿。但在元稹高中以後,娶了高官文夏卿的女兒韋叢為妻,拋棄了崔鶯鶯。反而在西廂記中將崔鶯鶯黑化為貪財現實的女子。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古代人早就看破了一切。小說家蒲松齡更是透過各種光怪陸離的鬼怪故事,為人們呈現了全新的古代書生的形象,可謂十分貼合這句古話。

參考資料:《西廂記》、《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