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別讓"公主"和"王子"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起點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

“你一個女孩子,不要那麼調皮啦,文靜一點!”

“你一個男孩子,哭什麼哭,堅強一點!”

“女孩子,數學差點也正常。”“男孩子,語文學不好也正常。”

“男主外,女主內,丈夫出去工作,妻子就在家帶小孩嘛。”

諸如此類的話我們聽過太多,其實這些話的背後,都是

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是針對某一性別的性格特徵、外貌、行為、角色的

普遍看法或成見

。這種刻板印象可以是正面的,比如男性“強壯”、女性“溫柔”,也可以是負面的,比如男性“粗魯”、女性“柔弱”。

但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刻板印象,都會限制不同性別人士的發展、職業生涯追求和對生活做出選擇的能力。

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產生了性別刻板印象呢?

不可忽視的兒童時期

有研究表明,對性別相關特徵的觀念

在兒童時期就已經形成了

[1]。

到3歲時,兒童會根據性別、種族和年齡來區分個體。

到5歲時

,兒童已經形成了一系列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並把這些刻板印象應用於自己和他人。比如在玩具選擇上,女孩們會為自己選擇洋娃娃,而把變形金剛遞給男孩們[2]。

這種性別特徵的觀念來源於他們

與成人的互動

,以及他們

對成人之間互動的觀察

兒童通常會從成人那裡得到關於性別規範活動的反饋。比如,女孩更多地聽到關於外表和幫助行為的反饋,男孩更多地聽到關於體型和體育技能的反饋。這些都促使了兒童形成對性別特徵的看法。

兒童書籍的重要影響

為了進一步研究性別刻板印象的早期來源,研究者們將關注點放在了

兒童讀物

上,進行了如下實驗:

首先,研究者們讓成年人判斷

詞彙的“性別”

:參與者在1到5的範圍內給每個單詞的性別打分,並給詞語貼上“非常男性化”、“有點男性化”、“既不男性化也不女性化”、“有點女性化”和“非常女性化”的標籤。

結果顯示,

與心理狀態

(如感情、信念)和

與他人的互動

(如溝通、照顧他人)有關的詞語更容易被貼上女性化的標籤,而

與物理事件

(如運動、交通)有關的詞語更容易被貼上男性化的標籤。

接下來,研究者們讓參與者

評價書籍的“性別”

——對書籍中的主要角色性別和故事內容分別進行評價,得到每本書內容的性別傾向,即:一本書在多大程度上被人們認為是男性化或女性化的。

結果顯示,以女性為主要角色的書籍,內容更傾向於與刻板印象中的女性化內容相關,反之亦然。

而翻閱兒童讀物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早期出版的書籍往往有更多男性角色,這可能反映了男性被視為預設性別的歷史。(比如在英文中,用“man“指代所有人)

此外,研究者們還發現,在兒童讀物中

普遍存在三種性別刻板印象

(a)女性更擅長語言,男性更擅長數學;

(b)女性更擅長藝術,男性更擅長數學;

(c)女性重視家庭,男性重視事業。

與成人書籍相比,這些刻板印象在兒童讀物中以

更誇大

的形式出現。比如,在兒童讀物中,媽媽的形象總是家庭主婦,爸爸則通常在外面上班或者出差,因此兒童讀物中的小孩通常由媽媽照顧,而爸爸總是因為忙於工作而無暇顧及[3]。

最後,研究者們在亞馬遜網站上查閱了大量兒童讀物的書評,瞭解這些書籍是讀給男孩還是女孩的,結果發現:主要角色為女性的書籍更常讀給女孩聽,主要角色為男性或性別不確定(指書中主要角色的性別不能從文字中確定)的書籍更常讀給男孩聽。

由此,研究者們認為,

兒童讀物是兒童性別刻板印象的早期來源

。孩子們在與家長一起閱讀的過程中,傾向於接觸那些描述自己性別的刻板印象的書籍,不自覺地形成了刻板印象。

家長們,注意咯!

研究者提出,孩子喜歡閱讀符合自己性別的書籍的傾向,很可能是

家長買書時的偏好造成的

;同時,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家

長們的預設反應

,可能會帶給孩子們暗示,從而讓孩子們認為這些刻板印象是正確的。

所以,在為孩子選擇讀物的過程中,家長們或許需要慎重一些,不必只為女兒買《白雪公主》《睡美人》,也不必只為男孩買《認識這些車》《我要當警察》,一本合適的書,可能就能防止孩子產生性別刻板印象。

此外,在親子閱讀時,家長們也需要更小心一些,你無意中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促進孩子性別刻板印象的形成與發展哦~

性別是一件中立的事情

傳統的童話故事中,柔弱美麗善良的公主總是被壞人抓住,苦苦等待英勇的王子將其解救。彷彿唯有如此,公主與王子才得以過上幸福的生活,故事才能畫上完美的句號。

於是,幼兒園裡任意一個孩子都會記住,女孩要溫柔,要做乖巧文靜的小公主,男孩要勇敢,男兒有淚不輕彈。在他們長大之後,這些思想便會變成隱形的枷鎖,把許多女性困在家庭和少數崗位上,把許多男性困在情緒和壓力的牢籠裡。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有人開始做出改變——

巴塞羅那一所叫作 Tàber school 的小學從學校兒童圖書館(6歲以下)移除了共計600本內容涉及性別歧視的書;

2014年,英國瓢蟲出版社宣佈,今後出版的書籍將不再冠以“女孩最愛”和“男孩最愛”的字眼,並且在舊有的書再版時,刪除書上的性別標籤;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家名叫Egalia的幼兒園裡,孩子們除了可以閱讀含有傳統性別印象的經典童話故事,還可以閱讀含有諸如單身父母、領養子女和同性伴侶等內容的故事書。

關於去掉童書上的“男孩”/“女孩”標籤的倡議

當然,也有許多人質疑過這些做法,認為這是對兒童思想的刻意灌輸。不過在學堂君看來,這些舉措的出發點是好的,如果能在兒童時期,防止孩子們產生性別刻板印象,長大後的他們會少一些束縛,多一些自由。

畢竟,

性別應該是一件中立的事情

,不應給任何一方帶來優越感,也不能因此產生歧視,不是嗎?

堅強、大方、勇敢、細膩、友好都是人類身上的美好品質,它們並不專屬於某一性別。所以,當一個女孩子勇敢堅強、不拘小節時,請別用“爺們”去形容她;同樣,當一個男孩子細膩溫柔、乾淨整潔也不要用“娘們兒”去形容。中文中有那麼多合適的形容詞,我們要多多使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