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龍曾出上聯:"冰比冰水冰",金庸:此聯不通,如今被網友對出

作為只有中國具有的小說體裁——武俠小說,真正的自成體系應該是在民國時期,雖然早期開始的志怪小說,或者是其它小說中多多少少都有武俠的影子,但更多的都是對小說的點綴而非直接描寫。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俠士,荊軻所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慷慨悲歌,有古君子之風;韓非子也提出“儒以文亂法 ,俠以武犯禁”,抵制社會上的俠士;再之後中國的俠,更多的是市井俗人,他們或是書生,是商人,是乞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武俠小說家們得已創造出了一個屬於武俠的江湖世界。

武俠小說的最巔峰時期,是在當時香港武俠四大家都在世的時候,他們以金庸為首,其次分別是梁羽生,溫瑞安和古龍。

此四人各有各的風格,金庸沉穩大氣,擅長以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娓娓道來主角的成長史,採取傳統的武俠小說套路,所以他的讀者是最多的。

古龍和金庸恰恰相反,他行文詭譎,莫名其妙,有仗劍狂歌的風流灑脫,人物往往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驚豔了整個江湖,非常受青少年的喜愛。

再者,梁羽生清靈又不失煙火氣,他的《七劍下天山》也拍出了眾多影視題材。

溫瑞安更是憑藉著《四大名捕》系列,使他在武俠世界中大放異彩。

金庸和古龍的小說,現在不僅是在大陸,港澳臺地區大肆傳播發行,即便是在西方國家,照常擁有大量的讀者。無論是耄耋老翁,還是少年學子,總可以在他倆的小說中產生共鳴。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已成為中國在國際上介紹自己的一張名片。

此二人,真不愧是近當代武俠抗鼎者。

人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金庸和古龍就是兩位君子,他們惺惺相惜,關係也非常的好,經常在一起談論有關文學方面的內容。

君子之交,向來如此,一壺清茶,一張座椅,躺在上面閉目養神,侃侃而談。非常的愜意,也非常的舒服。

1973年,據古龍小說《陸小鳳》記述,一次,金庸,古龍還有金庸的好友倪匡,總共三人聚到了一起,同樣,倪匡也是文學大家,在金庸生病的時候,曾幫助金庸代寫了一段時間的《天龍八部》。三個文學家在一起能幹什麼,無外乎是吟詩作對,談天說地。

當下,古龍提出對對聯,其餘二人立刻拍手同意,文人之間相互切磋,沒想到出一絕對。

對聯是明清時代文人相互交流的一種方式,此外,對對聯同樣是一項比拼,對雙方的文采見識等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臨場反應能力。

文人會如沙場上的將軍一樣比拼武藝,只能透過文字遊戲看出自己的文學素養,所以文人能比的,詩詞歌賦,風花雪月,而對對聯就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方式。

傳聞對聯起源非常早,最早的對聯記錄誕生於五代的蜀國,當時人們將對聯貼在門楣上,用以祈福驅邪,或者傳達自己的美好心願。但是後來,隨著明太祖的大肆宣揚,對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聯的種類變得豐富,對對聯也成為了一種娛樂活動。在金庸那個時代,對聯已經非常成熟了。

三人互相提出上聯,詰難對方。不過三人都是文學大家,博古通今,雖然性格和寫作方法有很大差異,但對對聯手到擒來,對他們而言,沒有絲毫難度。

幾輪下來,見誰也難不住誰,古龍想了想,獨闢蹊徑地提出了一個絕對:“冰比冰水冰。”

為何說它是絕對,何謂“絕對”?

首先,因為這個對聯看似通俗易懂,卻非常的摳字眼,真正對起來一時想不到它的下聯,十分困難。

將對聯拆開看,會發現有四個內容,冰,比,冰水,冰,總共就出現了三個“冰”字,含義卻大不相同,第一個是名詞,其餘兩個是形容詞,完全不是一個意思。此外,這個對聯描述的道理簡單易懂,卻難以在生活中找到與它相關的下聯。

當時,古龍提出這個對聯時候,金庸略微思索了一下,就說道:“此聯不通,是個絕對。”絕對的意思就是說有上聯而無下聯,即便是有人勉強對出了下聯,只要是和上聯相對有一點點的瑕疵,就不能認為是對出來了,該聯依舊是絕對。

比如說我們耳熟能詳的“煙鎖池塘柳”,用五行作每個字的偏旁,極有難度,後人提出了它的下聯“炮鎮海城樓”,雖然五行偏旁上是完全符合了,煉字可以卻意境沒有達到上聯的要求,現在依舊被當作是絕對。

當然,自古至今的絕對,總有能人破解過幾個。

宋朝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絕對:“三光日月星”,意思非常的簡單,日月星是對三光的補充解釋,可遍求天下才子,無一人能對出,原因就在於下聯也必須是五個字,開頭首字絕不能是三,而且還要對後三個字作補充解釋,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但就是這樣一個絕對,被蘇東坡大才子對上了,他對“四德乾元亨”,本來四德是“乾元貞亨”,蘇軾故意略去一字,目的是避皇帝姓名德諱,當時仁宗名貞。這一行為,非常得巧妙合適,也打消了“三光日月星”的絕對之說。

可見,沒有一直會存在下去的絕對孤聯,總會有人打破的。

古龍先生不經意間作出了一個絕對,自己竊喜之餘,決定徵求廣大讀者的意見,所謂高手在民間,看看大家都有什麼想法,沒想到,大多數網友都提出了自己的答案,可謂奇思妙想,五花八門。

金庸與古龍的一時文字遊戲,誕生了一個絕對,在當時也算一個佳話,憑藉著二人的社會影響力,關於這句絕對的事蹟就這樣傳出去了。

當時很多人看了看,也是一臉茫然,無法對出下聯。其實關於這個下聯,金庸先生一直心中暗暗較勁,即便是古龍先生已經去世,他還經常思索下聯,可惜的是到去世前,都沒有給出一個好的下聯。

這一段事蹟,勾起來了網友的興趣,他們在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比如說:“油較油水油,牛無牛人牛,明是明月明,圓比橢圓圓,愁使愁心愁,畫是畫中畫……等等”。可惜的是,在將他們的下聯一一分析之後,發現這幾個下聯都不通。

首先,詞性上我們來比較,上聯第一是名詞,最後一個是形容詞。網友給出的答案中,明是明月明,第一個明絕非名詞;同理,愁使愁心愁第一字也不是名詞。很快就將它倆排除在外。

再次,冰水與冰的關係,是承接相互的關係,無冰則無冰水,無冰水則無冰,二者共依共存,缺一不可,可是在網友的答案中,牛與牛人,圓和橢圓。僅僅是兩個名稱相近的名詞罷了,之間沒有任何相互依存的關係。故而將它們也排除在外。

剩下的兩聯,雖然有點意思在裡面,可是仔細推敲一下,還是有漏洞在其中,你比如說“油較油水油”中,油可以轉化成油水,但油水絕對不會轉化成油,況且,上下聯同一位置出現同一字,這是對對聯之大忌,僅憑這點,就不能成為標準的下聯。

再比如說“畫是畫中畫”,看似毫無破綻,實則最後一個畫字是個動詞,就算再勉強解釋,也脫不了動詞的諸多用法。況且,古龍說的是生活常識,物理現象,下聯卻是技巧,心得之類的東西,二者相較甚遠,所以也不合適。

總而言之,儘管廣大網友發揮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對出了看似合適的下聯,實則破綻百出,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說,金庸先生當時對這個對聯給出來的評價一點也沒有錯,這就是一個絕對,很難有人可以對出來。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對聯,其基本要求是要對仗平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但不需要押韻,只有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那麼我們仔細一看個絕對,既要符合常理,又要符合對聯的要求,這絕非是一般人可以打破它絕對的神話的。

但是,天地常變,何況人乎,總有一天會有人提出它真正的下聯,破解這一難題。不過,在此,希望各位莫要沉迷其中,拆字對聯,吟詩作對,本來就是遊戲小道,供人消遣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處事大道,千萬不要在兩者之間迷失了自己的路途,失去了對聯對自己最基本的作用。

也就像金庸先生一樣,對不出並沒有感到氣餒,只是惋惜而已。況且世上名對奇對絕對多如牛毛,一個人的精力能作出幾個答案,莫不如隨緣而待,看作是自己生活中的一處點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