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小麥、水稻替代後遺症:玉米行情的挑戰和機遇會不期而遇嗎?

現在東北遼寧港口的港存已經達到了300多萬噸,而且還在陸續的增加,而黑龍江和吉林地區的貿易商挺價的意願也比較堅挺,雖然運往港口不順價,但也不能賠錢賣糧。而港口的貿易商有點“懵”,不會玩兒了,他們也不知道為啥要漲價,弄得人心惶惶,心裡沒底。

當前東北玉米市場的兩個特殊情況

惜售和有節奏賣糧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是惜售,它一定會出現“賣糧踩踏”,也就是所謂的“大坑”,而今年東北農民賣糧一點都沒出現,也沒有發生。只有農民有節奏分批分段的賣糧,才會出現了今天的這種格局,而且價格是穩步的上漲。——而這一個表現形態也是今年東北市場的一個特殊現象。

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收購主體的變化,以大糧商、大收購來穩定玉米市場行情的走勢,所以不管有沒有貿易商這個主體去存糧或者是採購,還是會有主體來支撐玉米這個盤子。特別是以中儲糧為主的雙向輪換操作,也導致了玉米價格偏強的這樣一個格局。

所以今年的玉米市場整體方向還是以穩為主,漲價為輔的基調來執行,只是不同的時間點漲價還是平穩。但是進行玉米交易的人來說,玉米以後會越來越難做,你看到別人賺錢,但是你做不一定能賺到的這種情況。

這幾年的大宗商品市場本就是一個很“亂套”的市場,小麥作為替代品跑到玉米的市場,水稻也作為替代品跑到玉米的市場,這樣就會把它自有屬性的價格給扭曲。例如1塊多錢收購的水稻最終要低於1塊兒去替代玉米,小麥亦是如此,花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最後卻低價出現在市場裡,這樣不是長久之計,早晚都該回歸他們自己的主戰場,讓市場自己去調節自己的價格和定位,再加上政策性引導(我國的特殊性)這樣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也會讓玉米整個鏈條上的產業都健康,該淘汰就淘汰,該發展就發展。

而今年的玉米市場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不論是農民還是烘乾塔、貿易商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而玉米也非常順利地流通,這是喜聞樂見的好事。那麼後續農民手中的餘糧轉移動貿易商和大的收購主體手中,流通大機率也會非常的順暢和健康。

現在市場的控價主體是深加工和飼料企業來主導,而且要看整個用糧企業的庫存水平,無論餘糧多與少。如果企業庫存水平偏低,依然有動力去提價收糧,同時中儲糧的輪換工作也開展得如火如荼。那麼未來的第三季度市場極有可能會醞釀一定的機會,因為這個時間點是見證市場到底有沒有缺口的階段,如果沒有貿易商的餘糧去補充這個缺口,很有可能價格上漲力度會很強。

什麼樣的市場、什麼樣的商品、什麼樣的時間,它都會有利多或利空的因素來影響這個市場,到底該怎麼走,都是自己的判斷,對與不對,最終由市場來驗證,看對了就賺了,看不對就願賭服輸給市場交學費。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