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3塊破銅爛鐵賣900元,別人說貴他不動聲色買下,後修復成國寶

中國鑄劍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在商朝的時候,古人就已經開始掌握基礎的鑄劍技術了。不過當時對於金屬的冶煉不成熟,造出的劍不夠鋒利,樣式也比較單一。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因為連年征戰的緣故,所以鑄劍技術是突飛猛進。

劍不僅僅是用於戰場上搏殺的武器,很多貴族出門的時候也會在身上佩戴一柄劍,作為自己身份的象徵。吳國當時是諸國中鑄劍技術最高超的國家,也是佩劍等級最嚴謹的國家。吳國人根據階級的不同,所能佩戴寶劍的長短也各不相同。其中國君是最高等級,他的佩劍自然是最長、最重的。

因此,春秋時期的寶劍,尤其是出自吳國所鑄的,最有收藏價值。可惜因為年代實在久遠,儲存下來的並不多,它的市面價值也就更加的昂貴。

陳忠良是安徽大學的一名教授,他的專業就是歷史,所以對於古玩非常有興趣。他經常在課餘的時候下鄉參加各種各樣的古玩集市,淘換一些寶貝,在上課的時候用來展示給自己的學生。有一次,他照例去鄉里參加市集,無意中被一個小攤吸引。

當時這個小攤前圍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指責這個小攤販做生意不實在。原來,他賣的是三塊青銅殘片,叫價900元。陳忠良一眼就看出來,這三塊殘片應當是一柄青銅劍的殘餘。圍觀的也有識貨的,但是他們一致認為,3塊破銅爛鐵就敢賣900,太黑心。等到這批圍觀的人走了之後,陳忠良才上前找到這名攤販。

他對他說,自己願意購買這3塊青銅殘片,但是想要聽他說一說它們的來歷。小攤販見陳忠良不還價,人也老實,於是把實情和盤托出。原來這3塊青銅殘片的確是出自同一柄青銅劍。當時他和村裡幾個人一起鋤地,無意間挖出了一柄寶劍。幾個人都爭著想要這柄寶劍,因此發生了口角。

最後有人提議,乾脆把寶劍砸斷,幾個人一人分一段。就這樣,這柄青銅劍被他們用石頭砸成了6段。而他手中這3段,是別人託他來集市上一起售賣的,其他3段,還在另外兩個人手中。

聽到他的話之後,陳忠良立刻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另外3段也買到手,這樣才能復原這柄青銅劍。於是他跟著小攤販回了村子,又找到收藏青銅劍的另外兩人,將其他3段殘片也買回了家。回去之後,陳忠良立刻將自己的發現上報給組織,並且結合文物修復專業的專家們開始齊心協力的修復這柄寶劍。

經過長達2年的努力,這柄青銅劍終於恢復了原來的樣子。讓專家們驚喜的是,這柄劍不僅是出自春秋時期的吳國,而且還是當時的吳國國君光的日常佩劍,非常有歷史價值。因此,這柄劍被命名為吳王光劍,如今不僅是國家一級文物價值上億,而且還被嚴禁出國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