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將進酒Bar】才女黃峨:“追星女孩”嫁給偶像是種什麼體驗?

多年之後,四川遂寧的父老鄉親仍津津樂道那場聲勢浩大、華麗隆重的婚禮。新娘是工部尚書黃珂之女、被比作東漢才女班昭黃峨,新郎是宰相楊廷和之子、狀元郎楊慎。宰相尚書聯姻,才子迎娶才女,在官場和文壇都是一件盛事。

(來源:攝圖網)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秋,黃峨,芳齡21歲的“大齡剩女”,終於如願把自己嫁出去了。其實,早在9年前,黃峨便鍾情於楊慎,發誓非他不嫁,拒絕了所有的求婚。

情深奈何緣淺,嫁給“偶像”後,黃峨並沒有體會到相夫教子的快樂,迎接她的反而是漫漫無期的守望和思念。婚後,兩人聚少離多,在一起的時間滿打滿算不足8年。

9年等待,40年守望,10年思念。黃峨將她的才情與思念投注在文學創作中,創造了大量的詩詞和散曲,被後人贊為“才冠女德班”。

她不僅填補了明代四川女性文學空白,更書寫了古代女性關於愛情、關於堅守、關於才華的傳奇,與卓文君、花蕊夫人、薛濤並列為“蜀中四大才女”。

黃峨出生於官宦世家,書香門第,父親黃珂為工部尚書,母親聶式是名門閨秀,她從小便接受了系統的教育,寫得一手好字,彈得一手好琴,寫詩填曲也是不落窠臼,自小便被長輩們稱為“才女”。

讀書、彈琴、寫詩、賞花、品茶……黃峨的閨閣生活平靜而閒雅。有時,她會用金釵刺破窗紙,輕輕聞著窗外透來的梅香,看螞蟻拖著花瓣爬上東牆:

金釵笑刺紅窗紙,引入梅花一線香。

螻蟻也憐春色早,倒拖花瓣上東牆。

——《閨中即事》

然而,這樣平靜的生活在12歲那年被打破了。那一年,她父親好朋友兼同鄉楊廷和的兒子楊慎考中狀元,按照禮數,楊慎應該來拜見黃珂,由於黃珂不在家,楊慎便派人送來了一張拜帖。

黃峨碰巧看到了這張拜帖,看著上面俊逸有力的字跡,回想起父親曾談到的楊慎才華橫溢的種種事蹟,這張拜帖如同一縷春風,吹皺了她心中的那池春水。

黃峨找來楊慎的詩詞文章拜讀,益發欽慕於他的才華,在心中認定楊慎便是良人,非他不嫁。

此時,年長她10歲的楊慎已有妻室,正是新婚燕爾。黃峨的少女心事似乎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轉眼間,黃峨已到及笄之年,因出眾的品貌才華,前來求婚的青年才俊絡繹不絕,但她始終不為所動。

在黃峨18歲那年,黃珂退休,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四川遂寧。巧的是,一年後,楊慎也因為多次勸諫皇帝未被採納,一怒之下,休病假回到了老家四川新都。

遂寧與新都相距不遠,兩家作為世交,來往也較為密切。對於黃峨來說,縱然不能嫁為君婦,但能夠知道心上人的最新動態,感受他在不遠處的氣息,已是足夠。

(來源:攝圖網)

在閒適自在的老家,黃峨用讀書寫字填滿了閨閣時光,詞曲水平日益精進。冬去春來,黃峨憶及京城舊事,有感於求而不得的感情,寫下一首《玉堂春》散曲:

東風芳草竟芊綿,何處是王孫故園?夢斷魂縈人又遠,對花枝空憶當年。愁眉不展,望斷青樓紅苑,合離恨滿,這情衷怎生消遣!

曲成之後,驚豔四方,黃峨又多了一個稱號——“曲中李易安”。據說,楊慎也讀到了這首曲子,對黃峨才華稱讚不已。

歲月蹉跎,轉眼間黃峨已經21歲,過了婚配的最佳年齡,前來求娶的人日益稀少。

黃峨在浩瀚文海中汲取了足夠多的見識與力量,她不屈從於“女大當嫁”的世俗觀念,不願將就,也不願委屈自己,寧可獨自等待一份可能沒有結果的感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沒想到,當黃峨已心如死灰,以為會孑然一身直到老去時,愛情竟然在平靜的灰燼中開出了絢爛的火花。

楊慎回到新都沒多久,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了。楊家也知曉黃峨等待楊慎多年,不久,便遣人來說媒。兩家是世交,情誼深厚,這樁親事很快便說成。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恐怕沒有比多年堅守的夢想成真更讓人幸福的事情了。

婚後,兩人住在新都桂湖畔的榴閣,這裡因庭院中栽種的石榴樹而得名,環境清靜幽美。在這裡,他們賞花觀月,彈琴作畫,吟詩唱和。

(來源:攝圖網)

春日,桃花盛開,天朗氣清,兩人設宴邀請朋友賞花作詩。宴席飲用的酒是特意從新都以南600多里的敘州(今四川宜賓)“溫德豐”酒坊買來的雜糧酒,這款酒由《陳氏秘方》釀製而成,傳承自唐代的重碧酒、宋代的姚子雪曲,曾經備受杜甫、黃庭堅青睞,五種糧食為原料締造了其各味諧調的獨特口感,深得大家喜愛。

400多年後,雜糧酒更名為五糧液,在歲月的洗禮下,積澱出更加醇厚、甘美、和諧的味道,成為濃香型白酒的典範。

釀造美酒正如同經營婚姻,只有一心一意的付出與矢志不渝的堅守,才能創造和美生活。

夏天,榴花怒放,霞蒸雲蔚,像極了兩人火熱幸福的生活。黃峨展箋命筆,寫下一首盼望生活美滿、子孫滿堂的《庭榴》詩:

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

不為秋深能結實,肯於夏半爛生姿。

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中秋夜,明月高懸,桂香襲人,兩人攜手漫步在桂湖邊,楊慎折下一枝桂花插在黃峨鬢邊,輕聲念道,

“銀漢無聲下玉霜,素娥青女鬥新妝。折來金粟枝枝豔,插上烏雲朵朵香。”

黃峨欣然為這首詞取名《桂林一枝》。

楊慎十分敬重黃峨,在她過生日時,寫下了這樣的祝壽語:

“女洙泗,閨鄒魯,故毛語”。

——將她比作孔孟,不僅是賢惠妻子,更是女中聖賢。

那時的黃峨,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中,憧憬著與楊慎天長地久的生活,卻不知,這也是她這一生中僅有的靜美時光。

雖然新都的日子輕鬆愜意,但黃峨卻一直惋惜楊慎的才華不得施展。2年後,恰逢新帝登基,在黃峨的鼓勵下,楊慎重新回到京城,希望一展政治抱負。

沒想到,一場史稱“大禮議”事件的浩劫向夫妻兩人兜頭襲來。由於楊慎與新帝在如何稱呼自己父母的問題上發生了不可調和的衝突,導致新帝暴怒,楊慎被兩次施以杖刑並流放雲南永昌。

以前楊家得罪過的人埋伏在楊慎去往貶謫地的路上,蠢蠢欲動,想乘此機會奪走他性命。而此時的楊慎遍體鱗傷,奄奄一息。

黃峨滿腔悲憤,義無反顧護送楊慎前往雲南。一路上,她除了要照顧楊慎生活起居外,還要時刻警惕那些刺客,幾乎沒怎麼休息過。幸好,由於嚴密防範,刺殺的人跟到山東依然未得手便放棄了。

行至江陵(今湖北荊州),楊慎身體基本痊癒,他不願讓黃峨涉險前方的荒蠻之地,同時也憂心家中年邁的父母無人照顧,便勸黃峨先行返回新都主持家中事務。

前路渺渺,生死難料,夫妻倆不知今生能否還能再見,他們用詩詞寫下了對彼此的不捨與惦念。

(來源:攝圖網)

楊慎為黃峨寫下,

“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卻羨多情沙上鳥,雙飛雙宿河洲。”

黃峨則在淚眼婆娑中一口氣填了五支《羅江怨》,

“淚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結。鴛鴦被冷雕鞍熱。”

詞曲寫不盡肝腸寸斷。

這一年,黃峨26歲。

2年後,楊慎父親楊廷和病重,楊慎返回新都探望,待病好後,黃峨隨楊慎前往雲南共同生活了3年。不久,公公楊廷和去世,兩人回到新都奔喪。此後,黃峨留在新都照顧家中事務,楊慎則繼續流放雲南。

漫長的分離歲月,黃峨生活中只有一個主題,給楊慎寫信和等楊慎回信。

她始終期盼,待皇帝大赦天下,夫妻能夠再次相聚。但皇帝從未寬恕楊慎,六次天下大赦,每次都沒有他的名字。

這一等,便是30年。待黃峨再次見到楊慎,他已然故去。61歲的黃峨不顧年邁,徒步赴雲南迎他的棺槨回家。

舉辦葬禮時,家中子侄認為楊慎作為著作等身的一代大家應該隆重下葬。但黃峨覺得皇帝依然沒有寬恕他,很有可能還會找事,於是力排眾議,簡單入殮。

果然,皇帝聽聞楊慎死訊後,很快派人來檢視,見到楊慎穿著戍卒的衣帽躺在薄棺中,才放心離去。

對於黃峨來說,既然生前未能等到愛人回家,那麼死後定全力護你周全。

否極終將泰來。楊慎去世七年後,皇帝也去世了,他的名譽終於得到恢復,不僅官復原職,並追贈為光祿寺少卿,諡封為文憲公,黃峨也被封為五品宜人。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這些遲來的虛名對黃峨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有人說黃峨“薄命”,與愛人聚少離多,一生生活在思念中,幾乎成為一塊“望夫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黃峨又是幸運的,與自己真心喜愛的人結為夫妻,得到這個人的欣賞與敬重,更同甘共苦成為靈魂伴侶,這樣的感情從古至今能有幾人經歷?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能夠接受教育,在詞曲方面小有成就,有獨特的思想與深厚的學識,達到了同時代女子難以企及的高度,這同樣是難得的幸運。

(來源:攝圖網)

同時代的文學家徐渭這樣稱讚她的散曲,

“旨趣閒雅,風致翩翩,填詞用韻,天然合律”。

她創作的散曲《黃鶯兒》,被《衡麴塵談》譽為“字字絕佳”,楊慎唱和的三首,“俱不能勝”。

多年後回看青史,黃峨,不只是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的妻子,更是可與班昭、李清照比肩的文學家。

一世姻緣,一生羈絆。

在楊慎走後的第十年,黃峨永遠閉上了眼睛,這一年,她71歲。去世時,唯願“死同穴”。

執筆:李耀威

統籌:李耀威 閆梅

編輯:珞珵

監製: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