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小甘草,大魅力,帶你走進甘草的“補益”世界!

論甘草之補

作者:楊柏燦

甘草具有補氣作用目前已取得共識,然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對甘草補氣功效的認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早記載甘草的《神農本草經》提出甘草能夠“堅筋骨,長肌肉,倍力,……久服輕身延年”,卻並未提及甘草具有補氣作用

《名醫別錄》中僅指出了甘草“主溫中,下氣,……止渴,通經脈,利血氣”,亦未提及甘草可以補氣

《藥性論》雖提出甘草能“補益五臟”,但未明確補益即補氣。真正提出與甘草補氣作用有關的論述記載於《日華子本草》,即“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其中養氣與補氣可視作同義,但亦未明確甘草的養氣用於氣虛證,只是強調了甘草對五臟具有補虛作用。金元時期的李東垣認為甘草能“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也未指出甘草能補氣。朱丹溪認為,甘草“生用則氣平,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心火,炙用則氣溫,補三焦元氣,……緩正氣,養陰血”,正式提出了甘草具有補益三焦元氣的功用,同時也認為甘草能補脾胃、緩正氣、養陰血,但前提是必須炙用。以上論述提示,甘草補益作用廣泛,不僅侷限於補氣,而是呈現出功效、應用多樣化的特點。

1.

補心

《雷公炮炙論》最早提出甘草入“心、脾二經”,元代王好古在《湯液本草》中提出甘草“入足厥陰、太陰、少陰經”。結合古籍文獻對甘草能“通經脈,利血氣”“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等記載,甘草無疑具有補心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1養心復脈

甘草這一功用主要針對“心動悸、脈結代”的治療,代表方為《傷寒論》中的炙甘草湯。傳統認為,甘草這一功用與其補益心氣有關,且必須大劑量使用。事實上,炙甘草治療“心動悸、脈結代”應該是多途徑的,而並非僅僅在於補心氣。

引起“心動悸、脈結代”的原因很多,涉及到心的氣血陰陽諸虛。炙甘草湯實際上是氣血陰陽通補的方劑,從其藥物組成可見一斑。方中除了大劑量的炙甘草外,還有補氣的人參,滋陰的生地黃、麥冬,通陽的桂枝、生薑,補血的阿膠、麻仁、大棗等。炙甘草與這些補益氣血陰陽的藥物同用,能發揮它“甘純兩重性”的特性,分別具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作用。

“甘純兩重性”是甘草獨具的特性。炙甘草湯中甘草可陰可陽,其“陰”體現在與生地黃、阿膠、麥冬配伍滋陰養血使心體得養,其“陽”體現在與人參配伍補益心氣,與桂枝、生薑、白酒配伍辛甘化陽、通陽復脈以復心用,共成補氣生血、養陰溫陽之劑,故而炙甘草湯又被稱為“復脈湯”。

現代的實驗研究與臨床應用都證明了炙甘草湯養心復脈的功效。實驗研究表明,炙甘草湯對心律失常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此外,此方對因氣血虧虛、陰虛火旺、津液虧虛等導致的其他疾病,如失眠、虛勞、肺消、血虛、驚厥等病證,均收效顯著。臨床常將此方用於治療迴圈系統疾病,如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緩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或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擴張型心臟病等。

1。2。 養心寧神

甘草養心安神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失眠、心悸、髒躁等心神不寧的病證。心氣不足、心血虧虛則心無所依、神無所養,出現失眠、心悸,可單用炙甘草或配伍石菖蒲、人參、遠志等以養心寧神,如《備急千金要方》中的甘草丸。髒躁多因肝鬱不疏、心氣不足、心血虧虛所致,主要表現為精神抑鬱、神情恍惚等症狀,治療上當以補益氣血、緩急安神為主。甘草除了補心安神以外,其另一大特性在於“甘緩”,能夠緩急安神,常配伍淮小麥、紅棗等用於髒躁的治療,如甘麥大棗湯。

2

.

補肺

甘草性味甘平,歸肺經,李東垣謂其能“潤肺”,可治療肺虛諸症,根據不同的配伍,能夠補肺氣、益肺陰、潤肺燥。補肺氣常配伍人參、黃芪,如治療肺腎氣虛咳喘的人參蛤蚧散

益肺陰常配伍百合、玄參、阿膠,如治療肺腎陰虧的百合固金湯、治療肺陰不足陰虛有熱的補肺阿膠湯

潤肺燥則常配伍麥冬、枇杷葉、阿膠,如清燥救肺湯。現代臨床採用大劑量甘草

(30

~

120g)

配伍五倍子、五味子、絲瓜絡、百部等治療肺癌久咳,顯示出甘草明顯的止咳作用,且無毒副作用,並可以減輕激素及麻醉藥物的用量。

需要說明的是,甘草的補肺作用與其祛痰止咳的功效既有關聯又無直接的關係,取決於所治病證的性質與藥物配伍。許多慢性咳嗽往往表現為虛實夾雜、以虛為主的證候,即所謂的久咳耗氣傷陰。甘草性質平和,歸肺經,既能補益肺氣以益肺止咳,又能補益肺陰以潤肺止咳,尤善治療肺虛久咳,如人參蛤蚧散、蘇子降氣湯、人參五味子湯等中都有甘草。但是由於甘草本身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非肺虛咳嗽病證中甘草也很常用,這與其補肺沒有直接關係,如治療外感咳嗽的三拗湯、止嗽散、華蓋散,治療肺熱咳喘的桔梗湯、瀉白散,治療痰熱咳嗽的清金化痰湯,治療肺燥咳嗽的杏蘇散,治療寒痰咳嗽的冷哮丸等。

3

.

補脾

甘草補脾的作用從古至今都得到了高度認同,這與甘草本身的性狀、效能特點與脾的特性相投有關。甘味屬土入脾,功善和中。《神農本草經》認為甘草“堅筋骨,長肌肉,倍力”,實乃脾胃為後天之本,在體合肌肉、主四肢,透過補脾則能使肌肉強勁、四肢發達。甘草的補脾作用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與脾虛有關病證的治療中,具體的補脾功效則表現為以下

4

個方面。

3。1。 補中益氣

主運化是脾的核心功能,也是脾作為“後天之本”的根本。運化正常與否的關鍵取決於脾氣是否充足,脾氣旺盛則運化如常,即“脾氣健運”

反之,若脾氣不足則運化無力,即“脾失健運”。因此,透過補益脾氣以恢復脾的運化功能乃是治療脾系病證的根本。炙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經,功善補益脾氣,常配伍人參、白朮、茯苓,即四君子湯,這既是補脾的基本方又是補氣的基礎方。炙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有三

一助人參補氣,二維持藥力,三益胃和中。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加味而具有補脾氣作用的方劑不勝列舉,如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保元湯、異功散等,甘草都起到了相似的作用。

3。2。 昇陽舉陷

脾氣不足、固攝無權則中氣下陷,出現胃下垂、腎下垂、脫肛、久瀉久痢等病證,治療上既當升舉陽氣更當補益中氣。甘草並無升舉功效,但透過其補中益氣、甘緩和中,配伍黃芪、柴胡、升麻等藥物則能增加補氣昇陽的作用,如補中益氣湯。此外,與治療脾不統血的黃土湯、氣虛血脫的舉元湯等方中的甘草功效相同。

3。3。 健脾化積

脾氣不足、運化失權,水谷精微難以運化,出現飲食積滯、脘腹痞悶、大便溏薄、體倦乏力等症狀,治療上除了需要及時消食化積以治標之外,還要適當補益脾氣,恢復脾之運化功能以治本。甘草配伍白朮、人參可補益脾氣,配伍山楂、神曲、麥芽可健脾消食,如健脾丸、枳實消痞丸、資生丸等。

3。4。健脾祛溼

脾主運化水溼,脾氣充足則健運水溼

脾氣不足則脾失健運而水溼瀦留,形成虛實夾雜的氣虛溼阻證,甚至可變生痰飲、水腫等病證。治療上當健脾祛溼,或補脾氣,或溫脾陽,如參苓白朮散、厚朴溫中湯、苓桂術甘湯等。

需要說明的是,歷來在對甘草的配伍和應用上都強調“痰溼中滿”不用甘草,因甘草純甘而易生溼助痰,但實際上對於痰溼中滿的形成還是要分清虛實,若因脾虛所致的虛滿依然可以用甘草。

4.

緩肝

肝為剛髒,性喜條達,主疏洩,調暢氣機,因而肝臟病證多有肝鬱不疏、氣機失調、氣血失和、升動無制的表現,如眩暈、抽搐、痙攣性疼痛等。甘草對肝臟的治療作用體現在甘草的藥性平緩,能夠針對肝臟的特性有的放矢,如柔肝養肝、緩急熄風等,如《黃帝內經》中提到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針對以上特點甘草常配伍白芍,如芍藥甘草湯、四逆散、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可見,甘草對肝臟的治療更多體現在緩急而非補益。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甘草浸膏對動物實驗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減輕肝臟的變性壞死程度,恢復肝臟內糖原及

RNA

含量,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下降,肝內丙二醛含量減少,抑制還原性谷胱甘肽的消耗。此外,甘草酸二銨具有較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5.

調腎

由於腎的生理病理特點與甘草的特性相沖突,在實際應用中,歷代補腎的方劑中幾乎都不含甘草。因腎位居人體下焦,主水,腎的功能失調常出現水溼瀦留的病證

甘草之“緩”既難以抵達下焦又滯緩其他藥物到達且會滯水生溼,不但不利於水溼的排洩反而可能會加重水溼病證,因此很少用到。

需要提到的是在治療腎臟病證的方中有一方含有甘草,即封髓丹

又稱鳳髓丹

。該方由黃柏、砂仁、甘草三藥組成,最早出自元代許國禎編纂的《御藥院方》,具有降心火、益腎水的功效,主要用於心腎不交、相火妄動之證。但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歷代認識並不統一,《本草綱目》言

“鳳髓丹用甘草,以緩腎急而生元氣也”,認為該方主治相火妄動、腎不封藏,治療上以黃柏瀉相火,以甘草緩腎急而生元氣。《本草思辨錄》言

“海藏又謂鳳髓丹用甘草,以緩腎急而生元氣。竊謂亦非也。夫元陰聽命於元陽,元陽聽命於天君。故心火熾而感其腎,腎感之而陽動陰隨有必然者。黃柏靖腎中之火,防腎中之水

火不作則陽蟄,水不泛則陰堅。砂仁攝火土之氣於水,而使腎得藏密。然心腎二家,交通最易,治腎而不治心,未善也。生甘草瀉心火,寧心氣。大甘為土之正味,且能止腎水越上之火

洄溪語

。集解治心火旺盛一語,實即用甘草之意。若梢能去莖中痛,則可謂之緩腎急,而甘草身不與也”,認為甘草在方中的作用不是緩腎急而是瀉心火、寧心氣,且強調了方中甘草必須生用。《奇效良方》在此基礎上組成“三才封髓丹”

天冬、熟地黃、生地黃、黃柏、炙甘草、黨參、砂仁

,具有益陰增液、補土伏火的功能,方中亦有甘草,作用與封髓丹類似。以上皆說明,根據甘草的特性,古人對甘草的補腎作用持否定態度,甘草在治療中起到的作用與補腎無關。

6.

助陽化陰

甘草本身並不直接具備助陽化陰的功能,它必須與其他藥物配伍以後才能產生,這就涉及到藥味的“合化反應”。所謂藥味的“合化反應”是指兩種不同的藥味組合以後會產生原有藥味所不具備的效應,這種現象既見於單味藥物,更體現在不同藥味的藥物之間配伍應用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辛甘化陽”“酸甘化陰”兩大類,甘草因其“至甘純甘”的特點而成為“辛甘化陽”“酸甘化陰”中甘味藥物的代表藥物。

6。1。 辛甘化陽

從字面理解,所謂的“辛甘化陽”意指辛味藥與甘味藥配伍具有“化陽”功能,然而這是具有歧義的,因為對於“化陽”的認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化陽”應從陰陽屬性的角度認識,包括“辛甘發散”“辛甘溫通”“辛甘助陽”

而狹義的“化陽”則只針對扶助陽氣,與甘草有關的“辛甘化陽”當屬後者。

辛甘化陽的理論發端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的“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漢代張仲景已將此應用於臨床,如桂枝甘草湯、甘草乾薑湯等皆是其代表方。金元時期成無己深化並推廣了辛甘化陽的含義,並明確其在具體方劑中的應用。清代的鄭欽安首次明確提出“辛甘化陽”之說,並提出辛甘同用能溫助陽氣。《中醫大詞典·基礎理論分冊》將辛甘化陽定義為治法之一,用以扶助陽氣。

作為甘味代表藥,甘草與辛味藥的配伍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陽氣不足的病證,典型的配伍即為桂枝與甘草的組合。如治療心陽不足、心悸怔忡的桂枝甘草湯、桂枝加桂湯、桂枝新加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等,能夠溫通心陽

治療中焦虛寒、虛勞裡急的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等,能夠溫助脾陽

治療陽虛痰飲、虛實夾雜的苓桂術甘湯,能夠溫陽化飲

治療陽虛寒凝、經脈不通的溫經湯、當歸四逆湯,能夠溫陽通絡。

除了與桂枝配伍體現甘草辛甘助陽以外,甘草還常與附子、乾薑配伍以治療陽虛病證。如治療脾胃虛寒的附子理中丸,治療陽衰欲絕的四逆湯、回陽救急湯,治療陽虛外感的麻黃附子甘草湯

治療外寒內飲的小青龍湯,治療寒飲咳嗽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療寒溼內蘊的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6。2。 酸甘化陰

“酸甘化陰”意指酸味藥與甘味藥配伍具有“化陰”的功能。“酸甘化陰”的含義亦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化陰”包括酸甘補陰、酸甘固澀、酸甘緩急,狹義的“化陰”則指養陰生津。與甘草有關的“酸甘化陰”包含了養陰生津與養陰緩急兩個方面。

酸甘藥物組合最早出現於《素問·至真要大論》,如“以甘緩之,以酸瀉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張仲景創立的芍藥甘草湯是酸甘組合的代表方劑。宋代成無己註解芍藥甘草湯提出“酸甘相合,用補陰血”,明代繆希雍針對脾陰不足及其他陰虛病證的治療主張酸甘滋潤為法,而真正明確並界定酸甘化陰法的是在清代,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指出

“陰傷既定,復胃陰者莫若甘寒,復酸味者,酸甘化陰也”。現代臨床上對酸甘化陰的運用也多集中在養陰生津用於陰虛津虧病證。甘草與酸味藥的配伍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陰虛津虧攣急的病證,典型的配伍即為白芍與甘草的組合。白芍既酸又甘,能補血和營、養陰斂汗、緩急止痛

甘草為純甘之品,具有甘緩特性,兩藥配伍具有養陰和營、緩急止痛的功效。白芍、甘草藥對見於桂枝湯類方、建中湯類方和四逆散類方等,雖然各方的功用並不一致,如桂枝湯調和營衛、芍藥甘草湯養陰和營、小建中湯溫中補虛、黃芪建中湯溫中補氣、當歸建中湯溫補氣血、逍遙散疏肝健脾、四逆散疏肝解鬱,但各方中均含有白芍與甘草發揮養陰緩急的功效。需要指出的是,桂枝湯中具備了“辛甘化陽”與“酸甘化陰”的兩重性

桂枝與甘草配伍辛甘化陽以溫助衛陽,白芍與甘草配伍酸甘化陰以養營斂陰,全方合而用之則調和營衛,這也是甘草“甘純兩重性”的體現。

綜上所述,甘草之補益涵蓋氣血陰陽以及多個臟腑,尤以補益中上焦為主,而對肝腎則無明顯補益作用,並且其發揮補益作用的側重與其配伍的藥物和主治病證有關。甘草補益作用所呈現的多樣性特點與其至甘至純、甘純兩重性的特性有關,也是其臨床配伍應用廣泛性的具體體現。(參考資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