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西遊記中的小妖為何會成為豬八戒的化身?豬八戒的化身竟然是. . .

小妖幼時讀西遊,只覺得書中每個角色都是鮮活的。心志堅定,仁義博愛的唐僧。火眼金睛,嫉惡如仇的孫大聖。好吃懶做,貪圖安逸的豬八戒。吃苦耐勞,樂於助人的沙和尚。

當年看西遊很是為悟空不值,孫猴子雖然頑劣,卻善惡分明。拋下花果山佔山為王的逍遙日子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唐僧卻不知好歹,一味的與人為善,膽小懦弱。滿嘴的仁義道德難道可以感化妖精?還是可以化來齋飯?孫悟空為了保護他三打白骨精,他不但不知感恩還將悟空趕走。緊箍咒與其說讓悟空頭疼難忍倒不如說是讓他心寒。

“悟空,不得無禮!”“施主莫怕,我這幾個徒弟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唐三藏掛在嘴邊的“仁”和“禮”正是儒家孔孟之說的核心思想。仁者愛人,西天取經路諸多艱險,他卻始終如一,不論經歷怎樣的困境都不曾動搖自己的信念,始終保有一顆愛人的心。他心存善念,相信哪怕是大鬧天宮的孫大聖,也可以透過教化來改變。掃徑唯恐驚螻蟻。。。也許正是因為他近乎潔淨赤誠的內心,才會被妖精們覬覦,妄想吃了唐僧肉就可以淨化自身,長生不老。如果沒有悟空,大概唐僧就會是農夫與蛇的結局。

孫悟空作為齊天大聖,天不怕地不怕,他敢於大鬧天宮,直呼玉帝為“皇帝老兒”,並且要和玉帝輪班做皇帝的寶座,高喊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他直率、大膽,愛憎分明。他對妖魔鬼怪是憎惡的, 打殺的妖怪具是作惡多端,罪行累累。對受苦受難的百姓卻是極其愛護。在比丘國, 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孩子的性命,在火焰山一劫中他向鐵扇公主三借芭 蕉扇,即解決了自己的困難,又幫助了當地的民眾,金箍棒下不曾傷及無辜。

唐僧被妖精迷惑誤會他濫殺無辜將其趕走三次,第一次是師徒二人剛剛上路的時候,有幾個強盜打劫,讓孫悟空打死了,唐僧趕走悟空,後觀音賜下緊箍咒悟空回返。第二次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不聽悟空勸阻,執意相信白骨精變的老太婆。悟空一氣之下出走,待白骨精暴露,悟空才被八戒請回來。最後一次是六耳獼猴冒充悟空被師父誤會。悟空心灰意冷卻並不走遠,只要八戒一句“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他還是會義無反顧的去營救。他是西遊記中的法家代表人物。無規矩不成方圓,“以法為教”。既然制定了法律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諸多妖怪,在大聖眼中,大概只有作惡多端和安分守己兩種分類。金角銀角,青牛怪,都曾使計綁走唐僧要吃掉師父。太上老君等神仙卻自大聖金箍棒下將它們帶走教育。大聖不贊同卻也敵不過唐僧妄圖感化眾人的執念。

道家講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每次悟空讓他出去找師父,八戒都說”師傅都讓妖怪給吃了,這還取什麼經啊?還是你回你的花果山,你回你的流沙河,我回我的高老莊得了。“與其說他隨遇而安倒不如說是無所作為。若是八戒護送唐僧八成連東土大唐都走不出來這廝便回高老莊種地去了。

西遊記中最低調的是沙師弟。每次師兄弟之間發生爭執,大多都是他負責調和。他在取經路上任勞任怨,服侍師父從無二心。每次大師兄與妖怪廝打,八戒或是從旁協助,或是在一旁嬉鬧。只有沙僧第一時間拿上行裝,牽過白龍馬,護送唐僧遠離戰場。師兄弟三人也只有他從始至終從未動搖西天取經的信念。墨家思想以兼愛為核心,人人平等互助互愛。與動輒打殺的大聖相比,沙和尚有一顆仁心,他渴望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爭端。

一部西遊記,寫不盡的魑魅魍魎,世間百態。師徒四人,融合了各家學說,百家爭鳴,取長補短,方才取得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