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鼓樓外》展現“藝大於天”工匠精神

由王之理編劇、於震自導自演,講述京城木匠師徒傳承和兄弟恩怨和解的現實題材劇《鼓樓外》正在熒屏熱播。接地氣的師徒故事、濃郁的地域特色和“藝大於天”的工匠精神,令觀眾深有感觸。

作為導演兼主演,於震從《人世間》中“招人恨”的駱士賓搖身一變成了堅守初心、傳承技藝的於鐘聲,跨度不可謂不大。劇中,於鐘聲是一個“丁是丁卯是卯”的手藝人。於震說:“他無論做什麼都要踏踏實實地去做。當利益和自己堅守的底線發生衝突時,利益一定是給底線讓路的,這是於鐘聲這個人物的根。”

《鼓樓外》原汁原味的北京胡同生活讓人印象深刻,於震也坦言這是全劇最吸引他的一點:“《鼓樓外》就像是我這樣從小在北京胡同里長大的人真實生活的反映。我對鼓樓那片的生活太熟悉了,我生長在大雜院裡,人情味兒特別濃。《鼓樓外》除了能看到北京的城市變化,也能看到人的變化和成長。這部劇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密切關係,講的就是一個不忘初心、踏踏實實幹事最後迴歸本真的故事。”

《鼓樓外》有很多關於中國傳統手工藝中“道”的描寫,對於震觸動最大的是師傅易大船說的“若爭小可,便失大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如果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太追逐眼前的利益,便會失去更大的東西,失了大道。現在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東西迷惑,不知道‘根本’是什麼。劇裡我和海一天飾演的二師弟尹東義就因為仇恨,一直在鬥,互相較勁,最後兩敗俱傷,落得一場空。兄弟爭鬥這種事在當下經常發生,爭來爭去,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這對現實中的我們還是有所啟示的。”

於震希望透過《鼓樓外》讓觀眾瞭解真正的工匠精神,“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工藝有很多,裡面蘊含著精妙的技藝和令人崇敬的工匠精神。我們講‘擇一事,終一生’。透過《鼓樓外》能看到什麼是工匠精神,也會給觀眾啟發──我做的這個職業,我是不是也認認真真地研究、用心做好了?包括我們拍戲也是,也要一絲不苟、踏踏實實把每一個鏡頭、每一個道具和服裝都盡力弄到最好。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種體現。”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