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酒文化與歷史名人的不解之緣

眾所周知,酒不僅只是一種文化,而且還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高尚的情趣。其蘊含著深層的內涵折射出一種藝術,此藝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謂“壺裡乾坤大,杯中日月長”就是這個道理。

魏武帝曹操,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後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他一生卻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曹操與酒文化――

曹操是一個長期被妖魔化的歷史人物。戲說歷史不是今天才開始的,羅貫中就是一個戲說的高手,在《三國演義》和民間三國戲的影響下,老百姓都被洗了腦,一說起奸雄,立刻就想到曹操,曹操和姦雄幾乎成了同義詞。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完全不是這樣的。真正讀歷史書並且有見識的人,都很佩服曹操。魯迅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非常佩服他。”郭沫若在1959年大張旗鼓替曹操翻案,梳理了相關史料,澄清了若干誤解,充分肯定了曹操的歷史功勞。具體的內容,你們可以去看《替曹操翻案》一文(收在《史學論集》裡)。

曹操是一個全才,志向高遠,能文能武。他酷愛讀書,在文學、音樂、書法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三國志》裡說,他帶兵三十餘年,手不捨書,經常登高賦詩,譜了曲讓人演奏。他對事物的追求有一股矢志不渝的韌勁,自學更是韋編三絕,為後來人生的發展夯實了一條堅實之路。

談及曹操與酒文化的精神層面,出於多種原因的因素,只是輕描淡寫,不能一一成文躍如眼簾。或許,這是一種遺憾;或許又是寫作中的一種不足?讓人產生無盡的感嘆。

說到曹操與酒文化的關係,簡單的說一下精神層面的。以酒入詩,借酒抒發人生的悲情,曹操也是第一人。最著名的當然是《短歌行》,開頭幾句何其質樸,又何其有力量:“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可見曹操的詩句明白易懂,是從心底裡喊出的,所以又能夠直抵人心。這首詩寫於赤壁大敗之後,統一大業受挫,使他對人生短暫的感受格外痛切。不過,曹操終究是一個胸懷天下、幹大事業的人,不會沉溺於悲傷,他的詩在悲傷中仍有一種雄健的調子。全詩用“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結尾,他念念不忘的仍是以周公為榜樣,吸納人才,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

在物質層面上,曹操對酒文化的貢獻,主要依據他上呈給漢獻帝劉協的一篇奏摺,即《奏上九醞酒法》。這篇奏摺收在了《曹操集》中,上呈的時間是建安元年,那一年董卓廢少帝,立獻帝,是獻帝即位的第一年,上呈這個奏摺有慶賀的意思。獻帝雖然是一個傀儡,但象徵著一個統一王朝的存在,曹操對他始終是忠誠的。董卓被滅掉後,袁紹企圖效法董卓玩廢立的把戲,把獻帝廢掉,以此竊取大權,曹操斷然拒絕,指出這樣做會使天下永遠不得安定,他也因此下了滅掉袁紹的決心。曹操忠誠於獻帝,不是出於愚忠,他完全清楚漢王朝氣數已盡,他要維護的不是漢王朝,而是國家的安定統一,始終把這放在第一位。也正是懷著這個拳拳之心,他在有生之年堅持不稱帝,他死於建安二十五年,直到生命結束,名義上仍是獻帝的大臣。

曹操的《氣出唱·駕六龍》:

駕六龍,乘風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雲而行。

行四海外,東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來翱遊。

驂駕六龍飲玉漿。

河水盡,不東流。

解愁腹,飲玉漿。

奉持行,東到蓬萊山,

上至天之門。

玉闕下,引見得入,

赤松相對,四面顧望,

視正焜煌。

開玉心正興,其氣百道至。

傳告無窮閉其口,但當愛氣壽萬年。

東到海,與天連。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

常當專之。心恬澹,

無所愒。

欲閉門坐自守,天與期氣。

願得神之人,乘駕雲車,

驂駕白鹿,上到天之門,

來賜神之藥。

跪受之,敬神齊。

當如此,道自來。

酒,的確是一藝術,而且還是文化的一種精髓。〔唐〕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一詞中,詮釋了這一文化的精髓: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前不久,筆者參加一位好友的婚宴,那舉觴慶賀,交杯換盞的場面,盡顯在“九州宗師”醇香的玉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