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毛姆工作法:如何能娛樂工作兩不誤,玩的痛快,還出成績?

近期,陸續在頭條裡發了一些文章。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因看劇而產生,姑且叫做“劇後感”吧。

不少朋友私下和我交流。其中,以下兩個問題,被問到的次數最多:

問題1

對我來說,看劇,是浪費時間和荒廢學業的代名詞,心裡總會隱隱感到罪惡。我媽常說我,有看劇的時間,乾點正經事多好。你平時看這麼多劇,心裡不慌嗎?

問題2

我看劇的時候,覺得個別橋段確實挺精彩的。但讓我寫的話,又寫不出什麼。怎麼能形成一篇文章呢?有具體方法嗎?

實不相瞞,和大家一樣,這兩個痛點,也曾經真真切切的困擾過我。尤其是問題1,簡直成了我的心結,一邊看劇一邊內疚,親身踐行著“痛並快樂著”的體驗。

看劇是表象,就算不看劇,我們還有很多其它消遣的方式——社交聊天,刷微博,看抖音,看小說,打遊戲……我們內心其實真正想知道的是:怎麼能玩著不內疚,還能順便出點業績?

就這個問題,我們得虛心向140多年前的一位前輩請教,他深諳此道,將小日子過的風生水起。他就是——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1874年出生,英國小說家、劇作家。被國人熟知的代表作是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如同自傳的封面所寫,他的一生,比他的小說還要精彩一百倍。

一方面,毛姆被稱為英國的莫泊桑。據不完全統計,他共計創作了長篇小說20部,短篇小說100多篇,戲劇30多部,此外尚著有遊記、回憶錄、隨筆集、文藝評論等;被牛津大學、海德堡大學和圖盧茲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英國女王親自接見,被授予榮譽勳爵頭銜,英國皇家文學學會勳爵,美國耶魯大學為其建立檔案館……作為作家的毛姆,建樹頗豐,名利雙收。

另一方面,毛姆醫科出身,一生抱有濃厚的繪畫興趣;遊覽行跡遍佈地球各大洲,被成為“世界旅行家”。他上過一戰前線的戰場,也在二戰時潛入俄國,當過英國間諜,服務於英國軍情六處,出了名的雙性戀,當代英國名人沙龍的主人,倫敦社會名流,巴黎放蕩不羈的浪子……作為生活家的毛姆,角色各異,精彩紛呈。

毛姆是怎麼做到既玩的淋漓暢快,又賺的盆滿缽滿?他的工作方法,值得借鑑。

毛姆工作法

毛姆的瑪萊斯科別墅世界聞名,它側面反映出毛姆的兩面:一面是極盡奢華與放縱,一面是超級自律與嚴肅。他的日常這樣的:

每天早晨大概七點起床,先用一個多小時在臥室裡閱讀,吃早飯,邊看報紙邊抽菸鬥。洗漱之後,九點鐘到屋頂書房開始工作,一直獨自待到中午十二點半。

工作結束之後,下樓陪客人吃午飯,喝雞尾酒。午睡之後,開始下午茶聊天時間;接著,和朋友們一起運動,網球、高爾夫、游泳等;晚飯後,帶著心愛的臘腸犬們去散步;回來,抽會雪茄,再和客人們打一兩局橋牌;十一點鐘上床睡覺,以保證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狀態。

每天工作三個小時,不多也不少,這是毛姆從達爾文那學來的。他給自己定下這個規矩並嚴格執行,即便離開家去其它地方周遊,每天上午的九點到十二點也是鐵打不動的輸出時間。

這裡麵包含的重要資訊是:

1。輸入與輸出的比例

輸入為主,輸出只佔每天三小時。達爾文每天工作不超過三個小時,仍然徹底改變了生物科學;毛姆每天工作三個小時,依然是英國的文豪級人物。廣泛的獲取輸入資源,是十分必要的。

2。娛樂主動權的掌控

這份生活作息表,順應了毛姆的生物鐘習慣,娛樂的種類和時間,也是由他主動安排和選擇的,不是任由其放縱或被他人影響。

3。每天確保有輸出

三個小時的專注性輸出,在書房裡集中精力寫作,不允許任何事情干擾。

娛樂時,我們為什麼內心不安

毛姆將工作與娛樂,人為的用時間和空間進行了有意識的區分,並且專注於所在的當下——工作時,兩耳不聞窗外事;娛樂時,變著花樣盡興。【主動輸入+專注輸出】,是毛姆作品高產且人生豐富的關鍵所在,也是他獨有的工作方法。

而我們在看劇的時候,之所以會感到不踏實,就是因為沒有符合這兩點要求。

第一,追劇時,完全身不由己,一集接著一集的追,情緒和所花費的時間都是

被動的

第二,我們清楚的知道,所用的時間,就是註定被消耗掉光的,

什麼也不會留下

因此,想玩的時候沒有內疚感,還想出業績,就得反其道而行,即

主動輸入+專注輸出。

具體到“劇後感”這件事上,我們能如何借鑑毛姆工作法呢?

首先,

主動選擇看劇的時間和主題。

我看劇的時間基本是每週兩次,週三和週六的晚上;主題每個階段不一定。

舉例來說,因偶然看到《東京物語》,特別著迷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所以,那段時期的主題就是“小津安二郎”。

接著,把他的所有電影找出來一個個看——總結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突破點是哪部,小津安二郎的風格是怎樣的,為什麼說他會是經典,和他同期的西方導演還有誰,作品有哪些,為什麼在這個時期東西方會有這樣的差異或共性?是什麼樣的歷史背景?然後,自然會順藤摸瓜的延展到書籍和其它材料的收集。

此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想法後,折回來二刷《東京物語》,印證觀點與影片展現是否契合。

最後,一定有輸出。每週四、週日是我選擇的集中寫作時間。不帶手機,躲在家裡的書房裡進行專注性輸出(當然,遠不止三個小時),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這樣安排之後,不僅看劇的時候再也沒有內疚感,而且真的會有很多很多內容可以寫。

毛姆工作法,除了以上功能外,還具有系統化思維以及反作用娛樂的延展作用。仍以劇後感為例:

主題,是一條暗線。經典的影視作品則是綴在線上的珍珠和寶石。如果我們手裡沒有這條線,只能任由寶石散落在各處,不能形成一個成品項鍊。

換句話說,沒有選擇+沒有輸出的看劇,足夠幸運,你才能獲得一顆寶石。但時間一久,即便是寶石,也容易被我們丟到什麼犄角旮旯蒙塵。

但,若能將它們串成項鍊,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一來,你參與了製作的過程,所以會對它們印象格外深;再者,寶石聚集多了,項鍊的價值自然提高,更容易被珍惜和儲存。

劇後感的寫作是這樣,其它娛樂的道理也是這樣。遊戲的攻略技巧,抖音的作品創意,微博內容的記錄價值,自駕旅遊路線的得失……細想的話,相信你還可以延展出更多應用領域。

反過來說,以系統輸出為目的後,娛樂過程中的我們會更加投入,更多角度觀察,更多元化體驗,得到周邊人更多理解,玩得更徹底、更痛快。

比如,之前在家裡看劇的時候,我媽雖然沒當面直說,但從眼神就能看到“不務正業”的潛臺詞,搞得我每次不得不偷摸躲在屋裡看。但是,文章陸續發表出來以後,我轉給我媽,她一看就徹底的:懂了。從此之後,歷史翻開了嶄新的篇章——我在家不僅光明正大的看劇,我媽還很歡快的給我端茶送水外加削水果呢。

你看,當娛樂有輸出的時候,我們就能從被動消耗變成主動選擇,甚至主導娛樂的種類和節奏,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綜上,毛姆工作法就是,主動選擇輸入的主題,系統整理後專注性輸出,這是消除文首提到的娛樂內疚和系統產出的核心所在。

人生如戲。

劇情,是誇張,極端後的生活,但也源於生活。誰說坐在課堂裡得到的知識才叫學習,必須自己親歷總結出的道理才算經驗呢?在觀影后思考出的一段人生感悟,難道就比多背20個單詞低階嗎?

一度,大家還認為微博是個壞媒體呢。認為它把思維碎片化,讓人們變得膚淺而短視……可明明也有人用微博做公益活動,讓愛心實現其幾何級傳播速度啊。金錢,時間,智慧,娛樂,這些都是雙刃劍。重要的誰在用,怎麼用。

當然,最最關鍵的還是,道理都明白之後,你得行動起來——

時間是一片良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種得毛。

願2020的秋天,各位瓜豆滿田。

關於本文

作者:RubyWuu。複雜人生的簡化人,苦悶生活的解悶者。專治各種不高興。願碼字千文,與君暢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