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代思想家李贄"離經叛道",為什麼當時沒有被理學扼殺?

導語:

思想界的學者能為一個時代留下重要,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具有特色的主流文化和思想。一旦這些主流意識確立了牢固的根基,其他不同主張的思想就很難成形。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這對國家和社會發展起著極強的導向作用。封建社會里,固有的儒家思想地位極其高,但是明代卻有一位勇士李贄,他用自己的言行以及文字作品告訴大家應該怎樣生活,他所提倡思想與當時的主流思想有很大的反差,被人們稱為“離經叛道”。

但他的思想卻還是在當時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沒有被當時佔據主流的理學扼殺掉,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一切恰恰說明李贄的思想具備一定的生命力。

符合社會未來發展趨勢,難以被淘汰

1。經濟新發展從思想啟蒙開始

經濟環境對一個社會的影響非常大,在這個大熔爐裡,人們的主觀意識受到整體趨勢的影響,這是人類社會中的規律。

當經濟發生變化之後,新的思想自然而然產生,這是自然的過程,不受其他力量的控制。當時的明代在前朝的基礎上,生產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人口大量增加,而固有的土地承載不了多餘的人口,勞動階層發生了新的變化。

民間的市場經濟在此時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雄厚的經濟基礎之上,民間小商品市場領域有了新的萌動。從事手工業生產的人口大量增加,社會上的經濟貿易量變得多了起來。當人們手中的資本累積的多了起來之後,生活會跟著發生很大的變化,人們對社會和生活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看法。

帶有資本色彩的經濟形式對當時整體社會來說是一種衝擊,在自然的力量下產生,人們一時預知不到這種經濟力量能為一個國家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重利的思想當然會佔據上風。

和新經濟形態完全相反的是,當時的政治形態處於嚴密的封建秩序當中,集權統治正處於上風。

為了迎合統治者管理的需求,大思想家普遍宣揚理學,主張人應該壓制自己的慾望,把禮放在第一位,堅持蒼天之下的理,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具有高修養的人。李贄在此時鼓勵人們就應該追求利益,在一定的標準裡為自己負責,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沒有錯。

這種思想來自於新的經濟環境,有良好的經濟支撐,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它的背後是強大的經濟力量。它的出現當然受到了“正統”思想很大的抵制,但是它的力量是無窮的,想要趕盡殺絕,是非常難的,因為它的種子已經在經濟的土壤中紮下了根,雖然沒有破土,但是隨時保持著蠢蠢欲動的勢頭。

2。思想小眾但其背後所受推力強

新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的阻力,李贄思想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從誕生以來就受到各方面的打擊。

他出於多方面的壓迫,只好把自己的思想轉述到了文學作品中,自身的生活環境異常艱難,特別是在後期,他無望地在獄中結束了生命。

他的思想以及人本身被大力禁止,但是他的一些合理正當的思想已經在底層人們的心中留下了痕跡,而且可以代代相傳。即使到了新的朝代,他的思想也是人們私下裡探討的事物。

有了合適的社會土壤,被稱為異端的思想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雖然不能光明正大的走向舞臺中央,但是依然在人們心中留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它很早就被扼殺之後,後代就不會有更多的思想類解放運動。

中世紀西方的許多重要的思想也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產生的,它可以遭到禁止,掙扎起來很痛苦,但是活力依然存在。

李贄思想群眾基礎廣,得到呼聲較大

1。新思想是無數普通人心中吶喊

理學在當時的社會影響範圍很廣,它有很好的推廣渠道,而且在得到官方大力支援之後,不用考慮成本。

人們表面上按照這樣的思想準則來做事情,出於表面的應付,後代人會發現這時期出現過許多過於偏激的案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明代人在掌控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尺度時,有時候只是出於對高標準的盲目追求,並不是從心裡面對它全面接納,嚴重違背了人性。

的認為在知識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最重要的是不分性別。在他講學的場所,沒有性別限制。對知識和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是人的天性。古時期的女性並不是不喜歡知識,而是受環境的壓迫,止步於知識的殿堂門口。

當開啟新世界的大門之後,這些女性在李贄的鼓勵之下,生活追求有了新的變化,她們的生活色彩變得更加豐富。明時期的女性雖然不能憑藉自己的力量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她們在真理面前表現出來的正義感,是足以讓社會動容的。

2。新思想得到市民階層的歡迎

“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李認為人與人之間可以進行適當的交易,中間產生的利,是正當的,符合人們生活需要的。對於一個人而言,即時地保障好自己的吃穿住行,是對自己負責,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人才能把其他事情做好。

這樣的“利己”思想符合人性的需要,在任何時候都會得到人們的支援。當時活躍在商業階層的市民數量很多,他們每天都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勞動獲得金錢,只要這樣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而且在金錢的誘惑之下,他們會把生意做得越來越大,當受到“滅人慾”的思想控制之後,他們的生存環境就變得更加艱難了。

很多市民經歷過物質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他們是李贄思想下的一群真實自然的人。如果說他的思想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甚至遭到壓迫,但是卻獲得了一批忠實的擁護者。這些粉絲來自於民間,有著極強的滋養體,有著生生不息的力量,想要連根拔起李贄思想是不可能的。

新經濟的火苗如同新思想一樣,被封建勢力的敏銳捕捉力給吹滅了。傳統的思想在長期連續的灌輸當中會處於上風,但是當社會的天枰發生偏移的時候,人們心中的自然慾望會再度被喚醒,被打壓的越狠,最後表現出來的影響力反而越大。

李把人最真實的需要表達了出來,不管是對真理的解釋,還是對人權的維護,都是出於一個人純粹的精神表達,所以扼殺李贄的思想,就如同泯滅人的本性一樣,具有很高的難度,或者說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李贄思想依舊在社會主流大框架中進行

1。新思想是在固有思想體系下誕生

李對於人需求的探索,沒有擺脫儒家的框架。在千百年中,每個時代的學者從人的仁義道德出發,引領人們形成符合統治需要的價值觀,更多是為了維護社會的根基,讓社會更加和諧統一,最重要的是不能威脅君主的統治。李在思想上有了新的改變,但是他沒有打擊封建大廈的目的,也沒有說要違背固有的道德體系。

他提倡的是在堅持基本禮教品德的基礎上,勇於追求真理,並且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各從所好,各騁所長”,他更多的是鼓勵人們的創造力,只要個人發展好了,比如接受了平等的教育之後,民眾回報給社會的分量會更大。

他沒有反對科舉,更沒有反對為國家提供豐富的人才,而是提倡給學子們提供更科學的教育,讓他們自身有更好的自主能力。他的所有提倡不是在反對一個國家,反對人們,而是為了讓人更好,讓國更好。

2。李贄思想所懷初衷為利

他的胸懷和思想依然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有傳統儒士們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有大無畏的精神,有敢於做出犧牲的準備。

從整體來看 ,他的思想沒有危害社會的目的,只是在方法上和主流意識有較大的差異。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中,上層人士不能接受這樣的形式。但是它的初心得到了不錯的基礎,沒有被取締的合理理由,這也是它最終沒有被完全消滅的原因。

結語:

李思想和理學之間是有一個較量的過程,最後傳統思想依然保持較高的地位。小眾思想雖然不再被人們提及,但它對傳統思想產生的衝擊是不能忽視的,最終被轉換成了新的力量在大眾中生存。在現代看來,這一思想依然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由此可知,一個思想是否能歷經時間的長河依然閃閃發光,是要看它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資料:

《關於李贄的思想和研究》

《明代啟蒙思想研究》

《晚明文學思想》

《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關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