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哈佛家書》一:一本教育者的沉思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哈佛家書》是近期花最長時間看完的一本書,也是一本看過就不想放下,一氣呵成且一字不漏翻到最後一頁的書。

這本書記錄了女孩小靜在哈佛大學就讀期間,和父親建國(本書作者)的來往信件。因為是家書,所以去掉了刻意的修飾,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記錄了一個女孩最真實的欣喜、疑惑和成長的悸動,以及一個父親最深沉和貼切的關愛。

除了父女之間的信件,還有一部分父親和朋友、國內學校領導之間關於孩子教育的探討,以及小靜在遷居美國後、就讀哈佛前,小靜與父親,寫給遠在北京的姑姑的信。詳細地記錄了一個女孩在異國他鄉成長的心路歷程,以及父母的溝通引導方式。

閱讀這本書,時而和小靜一起感受哈佛學子拉橫幅“搶”舍友的跌宕起伏、凌晨四點哈佛圖書館的燈火通明、怪異教授的另類授課法,時而和小靜父親一起感受希望女兒精神自由的希冀、無法參加女兒開學典禮的愧疚和看到女兒在日本、法國實習後若有所思的欣慰。

雖然沒有深奧的語言和華麗的修飾,但是能讓人感同身受,掀起內心的漣漪。作為一個母親和教育工作者,大開眼界的同時,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也能有新的思考和啟發,我想這也是一種好文筆的體現。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亦長亦友,把尊重放心底

腰封對這本書的定義是“一位中國父親寫給哈佛女孩的教子課”。

通覽全書不難發現,這本書與其說是一位父親對孩子單向的“教”,不如說是透過平等的溝通,對孩子自身的喚醒、引領和成就:

喚醒孩子自尊自愛的天性;

引領孩子直面內心的勇敢;

成就孩子責任擔當的情懷。

作者在自序中作者這樣說:

“有一點我很自豪,小靜至今不只視我為父親,也視我為她最知心的朋友。學習、事業、交友,都和我討論。”

我想這一點,也許值得每一個為人父母者去參考。

前段時間,武志紅老師一個“原生家庭”的觀點,幾乎掀起了全網的驚濤駭浪。眾多網友爭相“討伐”自己的原生家庭,說到自己父母的管教,似乎大多數人都有一把抹不完的“辛酸淚”。於是,和原生家庭和解,成了熱門話題。

拋開話題本身,我們不難發現我國教育子女的矛盾和心酸:

父母對子女掏心掏肺,甚至不惜搭上身家性命。孩子感受到的,卻是變相的掠奪和侵犯。更有甚者,網上有一些“父母皆禍害”的話題,聽說大熱,不寒而慄。

究其根本,

孩子精神自由的缺乏,是原因之一。

比如對於班上調皮搗蛋的孩子,父母一定會讓自己的孩子遠離,生怕被傳染上了“惡習”。記得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是全班父母聯名寫信,要求班上一個“壞孩子”退學。

不按套路出牌的孩子哪裡都有,哈佛也不例外。書中小靜的同學戴維就是其中之一,小靜給老爸的信中,把他比作“新油條”,她說:

“戴維很少正經上課,白天干私活,說是搞什麼發明,晚上去什麼地方“打工”,只有夜裡才上兩小時網,把白天逃的課看看,應付考試。”

對於這樣的學生,老爸並沒有讓小靜敬而遠之,而是告訴她自己生活中的思考:

“我和矽谷中國工程師協會的幾任會長都是朋友。矽谷中國人總問一個問題,我們在矽谷有那麼多工程師,為什麼沒有幾個CEO?

原因在於:

我們有太多好學生而太少"壞學生"。

多盲從權威的匠人而少天馬行空的創意頭腦。

我甚至想,你四年哈佛經歷中,可能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恰恰來自那些我們中國人習慣敬而遠之的“壞學生”。”

不去直接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啟迪孩子的思維,告訴他們辯證地看待問題。如果所有家長都能做到這一點,我想我們的親子矛盾一定會少很多。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亦師亦友,嚴厲與啟迪並重

去哈佛前,小靜在貴族中學聖馬科斯就讀,這所學校有一個傳統,每個學生都要輪流做食堂用餐的侍者。

從小便有成群僕人伺候的阿拉伯公主,不願意給別人端盤子。露茜老師告訴她:

“這裡不光有國王,還有總統、總理的孩子,來到聖馬科斯,大家都一樣,都要享受生活,也要學會幫助他人享受生活。”

在公主依然拒絕的情況下,從不發火的露茜老師第一次怒了,她告訴公主要麼回家,要麼和其他同學一樣。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是有些震驚的。

我也是一個老師,教學中,有時面對調皮的孩子,嚴厲斥責幾句,孩子哭了,家長甚至會直接衝進教室,問孩子怎麼了,生怕孩子受到了不明委屈。

除非家長明確告知,要對孩子要嚴厲,否則都是儘量壓制自己的語氣,更別提師道尊嚴了。我想,跟我有同樣困惑的教育工作者,不在少數。

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家長和老師,在嚴厲管教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對孩子思維的培養訓練,去發掘孩子的興趣,著重培養。

作者在書中說:

從長遠看,灌輸和啟發的不同效果,原本格格不入的強制和自由志趣,是會互相轉換的

我們有些家長,恨不得讓孩子初中時就上完高中的課。

小靜的老師從不逼小靜多學數學語文等基礎課,而是更多引導、培養她的課外興趣,從天文地理到歷史政治。她給小靜更多的不是可以車載斗量的知識,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求知慾和學習方法,包括做人的道理和參與社會活動的責任感。”

如何去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做到嚴厲和啟迪並重,讓孩子除了能學到書本上的知識,還能開闊眼界,積極探索,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深刻思考,我想這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續進修的地方。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書信為媒,情感為本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亂時代的一

封家信,承載著親人沉重的期盼。

在和平年代,要說能堪比戰場的,我想親子教育定能算其中之一。

各種線上線下的親子培訓班、教育學堂、遊學團隊的興起,見證了這一代父母的誠惶誠恐。隨便一篇類似“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標題的文章,轉載量亦可迅速破百萬。

可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確實可歸類為一大難題。看完《哈佛家書》,很多讀者評論說:書信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以後可以用到自己和孩子的溝通中。

雖然

現在很少有人再用紙質信件溝通,但即便是電子郵件,也不失為溝通的好媒介。

既可以避免面對面溝通時,因情緒化而導致的詞不達意或溝通中斷,也能在經過思考之後,展現自己更完整更成熟更真實的想法。

我想,這是《哈佛家書》這本書給讀者帶來的,除內容之外,另外的收穫。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後想說,教育的道路任重道遠,只有不斷自我精進,才能在傳道授業解惑的路上,不偏不倚,誠如書中所言:

最好的教育,是寓教於不教,是有美好心靈的成人們的言傳身帶,要靠生活、家庭、社會大課堂。”

圖片發自簡書App

哈嘍,我是元罄,自我精進的路上,我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