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陝西出土一塊甲骨文,記載內容令人不解:周文王為紂王所殺?

周文王,即姬昌,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武王之父,享壽九十七歲,最後善終於周國都城,這是一段廣為人知的歷史。

然而,陝西出土的一塊甲骨文,記載內容令人不解:周文王沒有善終,而是被紂王殺死祭祀,以至於屍骨無存?

1977年,在陝西省岐山縣鳳雛村一座西周建築遺址的窖穴裡,考古專家挖出刻有文字的289片甲骨,每片字數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1979年,在鄰近的扶風縣齊家村也發現和採集到22片甲骨,內有6片刻有文字。

此地出土的甲骨文與《詩·大雅·文王之什·》“周原,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相合,故稱周原甲骨。根據甲骨文和文獻記載,可以確認“周原”就是周人滅商前的都城遺址。

在這一批甲骨文中,揭開不少周朝遺留的謎團之餘,更記載了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真相:周文王姬昌很可能是被紂王所殺,周人忍辱隱瞞歷史真相!

編號H11:82和H11:84的兩片甲骨文極為重要,其中提到了周方伯。對於這兩段文字,學者有兩種解讀。

周文王為驗證天命對殷先王“太甲(商湯嫡長孫)”的問卜,祭祀殷先王祈求冊封周方伯的目的,是為了受命獲得殷先王的認可,占卜顯示能夠心想事成,會得到福佑。

既然周文王志在代商,為何要向殷先王“太甲”的問卜?就好比劉邦有代秦之志,為何要向秦始皇問卜?其實,在夏商時期,鬼神之說非常盛行,死去的帝王就成鬼神,而且周文王當時是問卜紂王是否會冊封他為周方伯,自然要向紂王祖先問卜了。

這是一種解釋,符合正史中周文王善終的記載。

但第二種解釋就令人驚恐了,因為甲骨文中提到一個“冊”(下面有一口字),猶如將一個人捆綁起來,放在祭臺上祭祀,而這個人就是周文王。換言之,商紂王殺死了周方伯姬昌,用姬昌祭祀了他的祖先太甲,祈禱未來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所謂“冊”,形像中有兩道繩子捆綁著若干簡冊,但商朝是用甲骨而非書簡,因此這個字反而更像將一個人捆綁起來,開膛破肚之後露出的一條條肋條骨。紂王將姬昌殘忍殺死之後,用來祭祀祖先太甲。

如果是第二種,就能解釋商周之際一系列歷史大事了。

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時期,因戎狄威逼,率領族人由豳遷到岐山下的周原。關於古公亶父遷都周原,還有一種更合理的解釋是,古公亶父實際藉機開疆拓土,保留原來的居住地,卻又開闢新的定居點,後來發生“泰伯奔吳”,實際是開拓吳地,對殷商形成戰略包圍。從古公亶父開始,周人開始了“剪商大計”,那時就有代商之志了。

其子季歷時期,周人勢力急速膨脹,對周圍戎狄部落大動干戈,不斷擴張軍事實力。商王文丁(紂王祖父)時,受封為“牧師”,成為西方諸侯之長。後因周人勢力太大,威脅到了殷商,季歷被文丁處死。

周文王時期,紂王為了解除周人威脅,一度將周文王關押了7年。在7年時間裡,周文王作出《周易八卦》。

可見,紂王的確有理由處死周文王,因為周人勢力如日中天,殷商卻江河日下,兩相對比之下,為了解除周人對殷商的威脅,文丁處死季歷,紂王處死姬昌也就不奇怪了。

傳世文獻中也存在一些蛛絲馬跡,佐證了紂王處死周文王。

《周書·泰誓下》中記載:“予克紂,非予武,惟朕文考無罪;紂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能克商,不是我有武功,而是周文王本來無罪;若失敗,不是周文王有罪,而是我能力不行。為何提到周武王無罪?周文王之死,是不是紂王找了罪行為由殺了他?

《武王伐紂》中記載:“武王伐殷,乘舟濟河,兵車出,壞船於河中。太公曰:‘太子為父報仇,今死無生。’所過津樑,皆悉燒之。”文中有一個關鍵資訊,那就是“太子為父報仇,今死無生”。試想,只有周文王被商紂王殺掉了,周武王才能為父報仇吧!

史書上這些“羞答答”的記載,很可能說明周文王並非病死,而是早就被商紂王殺掉了,所以才會提到“文王無罪”。

武王伐紂攻下朝歌之後,立即對朝歌城進行了殘忍血洗,將無數人貶為奴隸,掠奪無數珍奇異寶,將紂王大臣百餘人斬斷手足,殺掉無數軍中小吏及守鼎官,還殺了四十個小氏族首領及他們的守鼎官等。其中守鼎官地位非常重要,相當於祭祀場所的負責人。除此之外,還將紂王和兩個妻子的腦袋耳朵割下,放進周廟用於祭祀。總之,周武王打下朝歌之後的行為極為血腥,與史書中的仁君形象相去甚遠,或許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發洩殺父之仇吧。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紂王殺了周文王,周武王為何不明確提出報殺父之仇,而是在史書上隱瞞這一歷史?或許,周文王之死的緣由,對周人並不利,甚至影響周人形象,所以不如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