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撕下"假孝順"的面具,反差太大,父母不願意承認,子女毫無意識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非常重視“孝”道的國家。傳下來的,有“二十四孝”,這個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孝順的人甚至能當官。漢代時就有“舉孝廉”的做法。就是如果一個人在家裡是個非常孝順的人,那麼地方官可以上向級推薦讓他做官。

由此可見,千百年來,

孝順是早已融入了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面

,成為不可分割的一種核心思想了。所謂孝順,主要是指的孝敬父母。更具體來說,就是聽從父母的安排、養育父母。

但是在現代的社會,這種孝順之道,已經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因為這種千百年來的觀念無法立馬改變,

如果一個人不孝順,那麼他會受到旁邊人道德上的譴責。所以很多人在表面上依然會做個孝順的人,但是實際上是怎麼做的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這種

表裡不一的做法,就是我們所說的“假孝順”

。假孝順的例子,只要大家

細心點去觀察、多去了解實情。大家在身邊能找到很多

比如我老家村裡就有這樣的情況。一個老大媽家裡有三個兒子,大媽老了以後,三個兒子商量怎麼養、誰來養的問題。最終也是像一般家庭一樣,輪流養,每個兒子家裡各吃一個月。表面上看來很和諧,

實際上三個兒子暗中會相互較量,都怕自己的媽在自己家裡吃得多、吃得更好,而在另兩家時要求更少更低。生怕自己吃虧

這種就是我們所講的“假孝順”。老人家知道了幾個兒子心裡的這種想法之後,怎麼還能夠安心地在幾個兒子家裡吃飯,更別說提些日常的需求了。什麼時候想吃點別的,也怕會被兒子說:在別家吃的時候不見你有這麼多要求!

而更為可怕的是,這種家庭內部的問題,通常外人是不知道的。大家都信奉“家醜不可外揚”。

作為老人,為了顧及自己兒子在外面的形象,又或者擔心如果自己把這些事情說出去,以後幾個兒子會讓自己更加難堪

。而在外人看來,他們一家人和和諧諧的,哪裡像是有問題的樣子。所以這其中的心酸就只有老人自己知道了。

而且許多家庭的女主人,也會摻和到這其中來,到時涉及到的各方利益與勾心鬥角的事就更多了。這種假孝順,也容易造成一個家庭關係的破裂,甚至會讓人抱憾終生。

因為它

首先會影響到老人的晚年生活的質量

,而老年人如果生活得不開心,那麼就會影響到孫輩對父母的看法。通常作為孫子孫女的,會對自己的爺爺奶奶比較湊親近。因為他們不需要承擔起對他們的贍養的責任,所以他們對自己的爺爺奶奶的親情會更加純粹。

而如果孫輩因為這方面的事情而對自己的父母有意見,那麼就會進一步地影響整個家庭關係

其次就是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

。如果他們從小就看到自己的父母對爺爺奶奶不好,對他們各種排擠、嫌棄,難免會對他們的父母產生厭惡之情,久而久之可能會讓他們覺得世態炎涼。而自己也會變得冷漠起來。可能會對自己的父母、對社會感到心灰意冷,少了努力學習的動力,進而影響學習。

最後,

這種假孝順明顯地不利於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我們在小學時候,就已經學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感情都是難為以報的,這種感恩、報恩的傳統需要透過一代代人,對自己的父母的真實的孝順,以行動來傳承。

其實要避免這種假孝順,

是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才可以達到的

。有許多父母,在為人父母這一方面,也是有他們的缺陷和不足的。尤其是在當自己的孩子成年之後,

許多父母沒有能夠及時地認識到兒女在思想觀念上的變化

,依然以自己過去的經歷去教育他們,依然當他們是年幼無知的小孩子,甚至是依然對他們施加各種限制。

而在兒女在經濟獨立之後,又沒有能夠及時地讓出自己作為家庭主人的位置,

對他們的事情做過多的干預,導致他們慢慢地產生反感

,久而久之就成了嫌棄和厭惡。

當然作為兒女的,也應該要及時地與自己的父母溝通,瞭解他們的想法,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體諒他們在思想觀念上的落後,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減少這些因溝通不到位而產生的不必要的誤會。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可謂是人生一大憾事,我們都要及時執行起來,避免讓自己遭遇這種不幸。一起來營造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