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文盲村夫才讀他的書

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培根

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地方都掀起了一些名人大師的風潮,這些名人大師打著騙子的稱號,無惡不作,招搖撞騙。甚至這些大師憑藉著自己積累起來的人脈,不斷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聲譽,但實際上看一看這些大師的所謂著作,他們並沒有多少墨水,甚至有的文學作品,極其淺薄。但是為什麼這些騙子仍然能夠受到人們尊敬呢?這就不得不提一下上個世紀所發生的事情。

中國的上個世紀因為戰亂導致大部分人受不到正常的教育,導致出現了一大批的文盲人士。而那一小部分受到教育的人憑藉著自己肚子裡的墨水,開始了招搖撞騙之路。比方說南懷瑾先生,這是當今最具有爭議的一個人,他的書每年出售百萬冊,但是有人也批判過南懷瑾先生的書,只適合粗鄙之人觀看。

南懷瑾出生於浙江的一個小山村子,很小的時候,南懷瑾就不是一個成績優秀的人,這也導致他的家人十分擔憂南懷瑾未來的前途,畢竟那個時候小學都是要考試的。南懷瑾的家人思前想後,決定讓南懷瑾先生去當學徒,起碼能夠獲得收入,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再加上南懷瑾先生小時候成績確實不理想,家人也認為南懷瑾先生不是一個適合讀書的人。

南懷瑾先生卻不這樣認為,他不想去當學徒工,他試圖說服家人,就這樣在雙方各自的妥協之下,南懷瑾選擇在家中自學。為了能夠讓孩子跟得上社會的變化,獲得更多的知識,南懷瑾的家人甚至為其請來了一位家庭教師。這位家庭教師十分有名,是一位博古通今的人物,在這位老師的教導之下,南懷瑾學到了不少知識。

眾所周知,那個年代結婚很早,南懷瑾同樣如此。在結婚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碌碌無為了,所以南懷瑾決定去闖蕩一番,獲得一份成功的事業。但誰也沒有想到南懷瑾一開始學習的地方竟然是在一個國術館,甚至還成功畢業,可以說是一個意外之喜。

後來戰爭爆發之後,南懷瑾在兜兜轉轉之中,好似也發現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考上了軍校的一個政治班,畢業之後順利的分配到了部隊擔任教員。這看似和他前半生毫無關聯,但是沒有想到在這裡南懷瑾卻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而這個人帶著南懷瑾接觸到了佛教,這是南懷瑾接觸佛教的開始,這也為他身份的轉變奠定了基礎。

後來因為時代發生了變化,南懷瑾一家也從大陸搬去了臺灣,在臺灣有很多人邀請南懷瑾講學,即便這樣南懷瑾的收入也十分微薄,無奈之下南懷瑾為了提高收入,他選擇出書。但是生不逢時,南懷瑾即便出書了,買他的書的人卻寥寥無幾。機緣巧合之下,南懷瑾又認識了一位對他有著重大影響的人,這個人有著龐大的產業,他是臺灣一個航運業的管理人。

這個人雖然有著龐大的金錢和產業,但是他希望自己能夠潛心修行,就這樣南懷瑾和他成為了朋友。隨著南懷瑾名聲的大噪,引來了很多人對他的懷疑。畢竟南懷瑾所著的書之多,也有不少人翻看過南懷瑾的著作,這也導致每個人對南懷瑾的看法不一。

因為南懷瑾所寫的故事十分雜亂,也讓很多人並不承認南懷瑾的名聲,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南懷瑾的著作,他的書大部分都很世俗,因為南懷瑾本身的身份就很微妙,因為他經歷的事情之多,所以他著作裡面的道理十分駁雜。普通人讀南懷瑾的著作很有可能會誤入歧途,因為南懷瑾的著作大部分都是透過自身對佛學和國學的思考而得出。

沒有任何國學和佛學基礎的普通人讀南懷瑾的著作,很有可能會被牽著鼻子走,所以讀南懷瑾的書需要有一些基礎。當今時代有一些人選擇研究南懷瑾的著作,但也有一些教授,比方說北大文人教授批判南懷瑾的著作只適合鄉野村夫看,這就是不同角度不同人的觀感。

文學本身就是一個作者,他思想的傳遞,在讀文學書的時候,一定要看一看這個作者是否符合自身的三觀,再決定是否讀這本書,不是所有的作者都和自己的思想相同,雖然讀不同的書是見證不同人的思想,讀這些書也能夠增加自身的閱歷,但是當我們讀到一些和自己三觀相悖而馳的書籍也會引起思想上的不適。選擇書籍之前也一定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和基礎讀這類的書,因為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無基礎人士觀看。

參考資料:《南懷瑾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