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三國演義一筆帶過的小人物,後世卻用30集電視劇紀念他,他是何人

《三國演義》是一部群像小說,大群像為主,小群像則層出不窮,大群像自然就是整個三國框架中的主要角色,小群像通常都是章回主角色和次角色的往來,其中最經典的無外乎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此處出現了至少23人,包括主角諸葛亮、孫權、魯肅,以及二十餘文武。

這二十餘人都沒有說上幾句話,但存在感最低的則要數這位——座上又一人應聲問曰:“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後。劉豫州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蓆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孔明視之,乃陸績也。孔明笑曰:“公非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陸績語塞。

所以陸績只是諸葛亮舌戰群儒中的一位手下敗將,是羅貫中拿來側面襯托諸葛亮才辯無雙的打光板,此後陸績就從《三國演義》所有場景中消失無影了,就像滌盪的江水中再細小不過的砂礫,一朝沉底就難以為繼,不過奇怪的是,他比《三國演義》中任何一位小人物都要受導演的青睞,他有以他為主角的電視劇,也有以他為主角的微電影。

小小的一個陸績有什麼魅力,讓導演們紛紛為之折腰?事實上在正史中關於他的記載也非常少,《後漢書》《新唐書》中寥寥數語,最完整的當屬《三國志》,其中言明陸績生於188年的東漢,是江蘇蘇州人,官二代,只是作為廬江太守的父親陸康,也是孫策高光時刻的背景板,可以說滿門都是壁花,非常淒涼。

不過陸績在正史這裡,是有自己的閃光點的,陸績6歲那年,因為父親和袁術有來往,一次去往九江見到了袁術,袁術端出橘子來哄他這小孩兒高興,但陸績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吃,而是拿了3枚揣在懷裡,不過跪拜辭別的時候,橘子卻滾了出來,滾到了袁術的腳下,這要是放現代人身上,長大了回憶起來也不免懊惱一句“社死”。

陸績那時候心中也忐忑,害怕被責難,而且袁術還老不厚道,故意嘲諷著問他:“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要知道橘子的原產地在中國,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像這種行為可不怎麼上得了檯面,不過陸績畢竟只是一個6歲孩兒,他揣橘子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僅僅只是因為:“吾母性之所愛,欲歸遺母。”

只是因為母親素來喜歡橘子,所以陸績想要拿回家去給母親嚐嚐,這其實是很多孩子都會做的事情,大人們覺得丟臉,可問及孩子的目的,他們卻僅僅只是惦記著母親或父親,是出於一顆柔軟的心,也是出於一顆溫暖的心,久居高位而遠單純之久的袁術不免驚異非常,陸績也因此有了一個孝順的名號。

少年的陸績則更加優秀,《三國志》毫不吝嗇地誇他博學多才,見多識廣,跟比他年長的人都能自然交談,且知識貯備量比他們還大,比如說他的朋友要麼是丞相顧雍長子、比他大四歲的顧邵,要麼是劉備帳下的謀士、比他大9歲的龐統,要麼是日南太守虞歆的兒子,比他大24歲的虞翻。

而且在《三國志》中令人啞口無言的主角成了他,彼時孫策叫了一撥人在江蘇蘇州討論大事,其中有張昭、張郃、秦松等,陸績也受邀在席,不過因為年紀小坐在末尾,當時都認為“四海未泰,武治而平”,確實在東漢末年,紛爭並起,似乎也只有武力能夠大震四方、一統天下了,但陸績不贊同。

他大聲說:“昔管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車。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童蒙,竊所未安也。”陸績的意思就是光靠武力是不夠的,光崇尚武力是不行的,這樣的想法未必有多驚世駭俗,可當時在座的都比他有名氣,卻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積極表達的,眾人奇之。

長大後的陸績,在公元200年被孫權任命為奏曹掾,奏曹掾官職不大,但乾的事有點尷尬,就是掌奏議事,從前面那一段就能看出來,陸績是個有點直頭直腦的人,所以經常得罪小人,被排擠後外派為鬱林太守,加授偏將軍,還能領兵2000人,不過他腿有點毛病,所以並不以帶兵行陣為主。

但他非常廉潔,《新唐書》和一些地方誌記載了一個他當鬱林太守時的事情,鬱林屬於嶺南地區,非常貧困落後,他上任之後,又是修城牆,又是修水利,又是挖水井,任期滿了之後也不留念,向孫權辭官,打算回家奉養老母,不過他回鄉的時候不像別人那樣裝了滿船金銀珠寶,就是最初帶過去的幾身衣服,還有一些書。

陸績自己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連船公都嫌棄東西太少了——輕舟不受風浪,難以入海遠行,陸績於是不得已買了幾口大缸,裝上滿當當的鹹菜,然後又從岸邊搬來一塊無主的七八斤重的石頭,結果半途遇上水盜,翻箱倒櫃一無所獲,遂被他的兩袖清風所感,陸績的母親見他簡簡單單回去,也大讚他是好兒子,於是有“官無長物唯求石”。

所以陸績其實是二十四孝“懷橘遺親”的主角,2016年胡儲璽拍攝的二十四孝微電影中因此有他,他一直以來的廉潔名聲都傳得十分之遠,2010年闞衛平特意以他為主角拍攝30集的《廉石傳奇》,陸績就是那種在別人傳奇裡做背景板,但堅持做自己生活主角的人,正如袁枚詩曰:“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