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心中多存善念,人生就多有福報

你的心中存有什麼念頭,決定你的人生有什麼回報

文/芨芨草

有一個詞,叫做“報應”;還有一個詞,叫做“福報”。這是截然相反的兩個結果。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自然也是因為有不同的起因。

因果關係,自來是人們所認同的。有什麼因,就結什麼果,也是人們所相信的。所以人們簡單地認為,什麼樣的人,他的結局就會是什麼樣的果。比如,你是善良的人,那麼你的結局大多是好的;相反,你作惡多端,那下場肯定就是不好的。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也不是胡編的,而是有例子可以佐證的。我們來看看下面兩個故事就知道了。

一,心有惡念,必有惡報

我們有一句話叫“念由心生”。一個人做什麼事,都是由心裡先起了念頭,之後才會付諸行動。所以,如果沒有心頭的念,也就不會有後面的行為了。

一個人一旦心頭起了惡念,並且把它變成現實,就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歷史上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孫臏與龐涓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孫臏和龐涓本來是同學,因為孫臏比龐涓好學,為人正直,所以得到教師的喜歡。因此,龐涓心裡起了嫉意。這個“嫉”就是“惡”的因子。人都是自私的,因為同樣的學生,老師為什麼會偏愛其他的同學而冷落自己?很多人不會從自身去尋找原因,反而把怨念歸到他人身上。

如果後來,孫臏沒有和龐涓一起同在魏國當官,那麼他被龐涓加害的機會還不大。但壞就壞在孫臏還以為龐涓是自己的同學,可以在一起共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於是就來到了龐涓身邊。

龐涓呢,在孫臏來到自己身邊後,更加發現他的學識確實比自己要好,於是心中的嫉妒之意更加加深,想加害孫臏的念頭由此而生。

惡念一生,自然就要把它付諸行動。因為沒有除去孫臏,龐涓就不能顯示自己的聰明,不能得到魏惠王的寵信,這是他所不想要的。

於是龐涓設計讓孫臏失去雙足,還想奪他性命。不料孫臏命大,被人救起送到齊國。孫臏在齊國受到了重用,最後將龐涓射殺於馬陵道的一棵樹上,讓龐涓因為害人而得到應有的報應。

這就是“心有惡念,必有惡報”的最好詮釋。

二,心有善念,必在善報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後信為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這一段歷史中,記載了韓信落泊之時的慘相,混到連吃的都沒有的地步。都說“人失意之時,連喝水都嗆牙”就是這個道理。韓信連日在江邊釣魚,卻沒能釣上一條來,只把自己餓得發暈。

一位在溪邊洗絲絮的大娘看他可憐,就把自己的食物分了一半給韓信吃,這樣的日子,竟然長達數十日。韓信曾經對大娘許諾,說如果有一天我發達了,一定要重重地報答你。

大娘卻生氣地說,你是一個男人大丈夫卻還不能靠自己生存,我只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又哪裡需要你的報答?

韓信聽了大娘的話,既羞又愧,於是棄釣從戎,追隨劉邦平定天下。劉邦稱帝后,封韓信為“韓王”。

成為王侯后,韓信想起了當年曾經分食給自己的漂母。於是命人四處尋找,並賜她黃金千兩,用來頤養天年。

這就是“善有善報”的因果。如果當年,漂母也像別人一樣看不起韓信,不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吃,又怎麼可能在後來得到韓信的報答呢?雖然,漂母也曾說,她不是為了報答才分食物給韓信的,但“人之善,老天豈能負之”?所以,漂母的福報也是她的善良所帶來的。

所以,人這一世,多留些善,才能多收穫些福。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