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那個小孩是誰?他做了三件事,更值得學習

於是歷史的車輪隨著軌跡轉動了起來,那壓在泥土上行駛而去的痕跡更像是一種時間。這是中國皇帝紀年法之中的北宋仁宗皇帝年間。帝國的文化制度和軍事成就也才剛剛草創百年,遠方軍人傳來的情報告訴北方的燕雲遠未到能夠收復的地步。

都城之中的孩子們看見了新年之中的第一場雪,已經有人開始期待明年盛夏的豐收。開封城中擦肩而過的眾人也許不知道這個低頭演算數學的孩子日後會以文學和歷史併入到史學家第二的行列之中,但他自幼時砸缸救人的故事就已經開始,這些景色和平凡之中似乎都在宣告,救人之人與被救之人都將名列青史。

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原文

司馬這個姓似乎從歷史之中是一脈相承的,我們已經知道了兩千多年之前的漢朝就已經擁有了一個叫作司馬的姓氏,這個氏族的指責其實就是完成對於國家史書的記載和書寫,對於這種後代書寫者的選舉其實也是十分的嚴格,一般來說並不是學會寫字就已經達到,文采和對於世界法則的理解其實都只是剛剛開始,而對於沒有明文記載的今天,我們又從哪裡去尋找這些要求呢?

事情的真相其實就在哪裡,問題在於你能不能靠著自己的慧眼去發現這一切,有的人從生活之中都能悟出大道,有些人你將自然界的法則用文字寫出來告訴他去背誦他也不定會明白,只是會覺得這都是你在故意的折磨和挖苦他,而我們從司馬遷的生平和所作所為其實就已經知道了。

兩千年前之秦漢史學家應該具有的品質是實事求是,不為帝王秀家譜,如實記錄時間,文采飛揚,通俗易懂,精通各項。這才是中國古代屬於西漢初期司馬家族的優良史學傳統,這種習慣早在每一個司馬家族的小孩之中就已經被培養,只是因為成書的關係造就了兩個司馬,一個是西漢的司馬遷,另外一個則是北宋的司馬光。

北宋歷史之中對於司馬光救人的記載其實只有寥寥幾筆,不到一百字的古文不足以演化那個時代的精彩,也不足以說明這個幾個孩童所構成的一方小世界和大道理。司馬光字按照傳統對於名的解釋叫作君實,所謂光芒照耀世界其實要做到的就是一個實際。他是陝州夏縣的人,到七歲的時候就已經和當年二十多歲關羽一樣喜歡讀《春秋》了。

他在學校之中看到老師對於歷史春秋之中的講解不用筆墨記錄下來就可以回到家中將這一切都重新整理,然後用屬於自己的語言再次講解給家中的人聽,這種奇蹟一般的事情和對於上古文言文的無師自通被認為是神童的表現。他讀書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就是如痴如醉,讀書讀到可以忘記腹中的感覺,忘記時間,有時候一天下來因為讀書導致口唇乾裂的例子比比皆是。

童年是一個人日後享用不盡的財富,只有在這個時期的人才有最為集中的精力和愛好去研究一切純正事物,司馬光一次在和夥伴們的玩耍之中看見自己的好朋友掉入到了大水缸之中,這種場景就類似於今天的孩童落水卻無人敢去救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差別在於那個時候的孩童是真的嚇壞了,想不到辦法,而今天的國人是害怕惹麻煩上身,禍及自己。司馬光則是不同,直接拿起大石頭砸缸救人。

司馬光到底救的是誰

宋朝時期的歷史文獻之中似乎沒有像今天一樣頻繁的記載什麼救人者被被救者訛詐的事情,司馬光的聰明和靈活機動也隨著這件事情傳了出去,但我們在這件事之中自始至終都是在關注司馬光,似乎缺少了人文關懷不知道那個落水兒童後面到底怎麼樣了,落水這種事情對於他的心智有沒有受到影響,能夠和大文學家司馬光一起他玩伴又有著怎樣的人生呢?

根據北宋的歷史記載,被司馬光救下性命的這個孩子叫作上官尚光,兩個人都有著一個光作為名字的點綴,而這個上官尚光的光字其實是後來被司馬光所救之後改變的,是因為他的父母懷念司馬光的救命之恩,所以要自己的孩子一輩子都記住他的恩情。那個時候的司馬光父親在河南一帶做官,就認識到了這個上官家族。

上官尚光在自己成年以後也是逐漸懂事,知道了當年的一切,又看見司馬光在朝廷之中風生水起,便在自己的家鄉之中自己出錢出人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作感恩亭,就是為司馬光當年救自己性命所建。到後面上官家族顯赫之後便將童年的這件事情寫入到了他們的族譜之中讓後人永遠記住,他們還使用自己家族的多餘錢財供給當地貧苦讀書人上大學,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