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人吃飯變遷史:“一日兩餐”有什麼來由?古代有“晚餐”嗎?

公元前489年,孔子六十三歲。吳國大舉攻陳,由於陳一向尊楚君為盟主,因此楚昭王親自率軍助陳反攻,駐軍在城父(安徽省毫東南)。孔子聽說楚昭王非常開明,有心想到楚國去走一趟,楚國也急需人才,派人來邀請孔子。從陳國到楚國去,要經過一些吳、楚兩大強國經常爭奪的小國,其中有一個就是蔡國。

它的國都本來在河南省的新蔡,在吳、楚爭奪過程中,一度傾向吳國而遷往州來(安徽省鳳台),但是有一部分人卻被楚國遷到負函(河南省信陽)。如果要去楚國,就必須經過名義上屬於蔡國的負函。這一段路程正是吳、楚交兵的地帶,非常危險,孔子等一行人只好冒險前進。

當陳、蔡兩國知道孔子準備去投奔楚國時,他們可都著了慌。他們深恐一旦楚王重用孔子,楚國就更為富強。楚君早有稱霸天下的野心,行將吞併各國,而陳、蔡兩小國恰好首當其衝,因此必須對孔子一行加以阻止才行。商量的結果是派出兵士去把孔子一行團團圍住。他們並不想加害於孔子,只是想斷了他們的糧食供應,使他們打消去楚國的念頭而已。

孔子又繼續對弟子們解釋說:“《詩經》上說,不是牛也不是虎,但遊蕩在曠野。同樣地,我們何以會在曠野受苦,你們知道嗎?”子路搶著回道:“也許是我們不仁,所以人們不相信我們;或者是我們無智,所以人們不能實行我們的主張。對不對?”孔子搖搖頭說:“如果仁者必能見信於世,那麼,伯夷、叔齊就不致餓死首陽山了。如果智者必能用行於世,那麼,臣子比干就不致遭到剖心了。”

頓了一頓,又再剖析說:“你們要知道,遇或不遇要靠時機,君子博學深謀而懷才不遇的,多得很呢。生長在深谷的幽蘭,並不因無人欣賞就不散發清香。君子修德立道,不可因窮困而敗節,當年晉公子重耳困於曹醜而生霸心,越王勾踐困於會稽卒能圖強。”

子路默然而退。子貢過來的時候,孔子又用同樣的話問他,子貢恭敬地回答說:“也許是夫子的道理太深、理想太高,所以到處不能相容。若是把它略為降低些,說不定可以行得通。”

“賜啊!你要知道,一個終年辛勞的農夫,也不能保證年年豐收,遇到天災,他仍然無能為力。一個手藝精巧的匠人,他所製作的東西,未必每個人都合意。你不在修道方面去下工夫,卻希望博得世人的歡迎,你的志氣未免太小了,這是不對的。”子貢受教後,虛心地接受,也默然退下。接著,孔子把顏回叫過來,還是問以同樣的問題。顏回說:“夫子的理想高、道理深,到處不能容納,可是夫子還是可以努力爭取。別人不相容沒有關係,這正顯出有道德學問的人的涵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