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鬼方”是何方神聖?華夏族曾為它頭疼,它卻在後世銷聲匿跡

說到古代戰爭,熟讀“三國”,悉知隋唐的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提起上古,三皇五帝和炎黃之族大抵也是你討論的重點。但在追古溯今之時,你可曾注意過一個頗為神秘的民族——它威名赫赫,曾與華夏交手,卻又最終神秘消失?

在我國早期的許多經典,諸如《山海經》《周易》《汲冢周書》之中,都曾提及一個神秘的王國——“鬼方”。《周易》在《既濟》和《未濟》兩章卦辭中還這樣記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而從這兩則記載中我們還可見到,鬼方在古時中原一帶華夏族的眼中的重要身份便是——戰爭對手。

對於《周易》的前一則記載,幹寶、孔穎達等都曾作出過一定的解釋。幹寶稱:“高宗, 殷中興之君。鬼方, 北方國也。” 孔穎達則說:“高宗者, 殷王武丁之號也。……高宗伐鬼方, 以中興道。”……而至今學界對這一記載的解釋也基本一致:所謂的“高宗伐鬼方”,即是商代中興之君武丁征戰鬼方這一部族。

對於後一則記載,有學者認為是與前一則實為同一事件。但也有學者認為後一則是關於周人征伐鬼方的記載。因為在這一則記錄之後還有諸如“有賞於大國”的言辭。鑑於《周易》中多見“小邦周”、“大國殷”的字眼,此處的“大國”也應當是指殷商。於此,第二則記載的主人公便應當是周人,而非商王武丁。

不過無論對這些記載作何解釋,數千年來,以中原為起源的華夏民族都未曾否認鬼方這一部族的存在。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鬼方的認識由於資料的有限而越來越模糊。甚至連鬼方到底來自何方,世間都流傳著多種觀點。

前文提到,幹寶曾提出鬼方是北方之國。但諸如宋衷所著的《世本》則稱鬼方是西方之國,“於漢則先零羌是也”。偽《竹書紀年》還說,鬼方是南方之國,甚至比“荊”還要靠南……總之,對於鬼方到底坐落於何處,古人吵了數千年也沒吵出個結果。

而即便根據與鬼方有直接接觸的商人的記載,鑑於彼時“方”並非指代明確的疆域,商人所征討的鬼方也未必是鬼方全族,我們也難以得出鬼方的許多具體資訊。直到近幾十年,在發現一座歸屬鬼方的重要古城遺址後,我們才得以知曉至少鬼方重要一支的主要居住地——陝西省清澗縣李家崖。

以殷商為參考,李家崖是當之無愧的“西方”。能在此處建起一座規模不小的城池的鬼方,即便只是部族的一支,也應當是實力強勁的、有希望與殷商對峙的一支。遑論在遺址中,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一尊可能書有“鬼”字的三足翁——這可成為證明這支鬼方是部族主體的有力證據。如此來看,鬼方便是徹徹底底的“西方人”。

當然,鬼方的“西方人”身份不同於後世的“西方人”。在與殷商交手而留名於史後,鬼方人部族的發展也與“西方人”大不相同。

雖然對於鬼方種族的研究開展得較晚,迄今為止也還是有較為顯著的成果:沈兼士先生從“鬼”之字義出發,認為鬼方應當是“異種之人”(即非華夏民族)。餘太山先生則進一步提出鬼方應當有“印歐語族之嫌疑”。再加上鬼方還存在印歐語系民族普遍流傳的脅生傳說,更加強了其屬於印歐語族的可能性。

不過雖為源起“西方”的“西方人”,鬼方後來卻又走上了華夏化的“東方”之路。根據《大戴禮·帝系》《世本·帝系》等的記載,早在帝啻時期,鬼方就已經開始與中原的重要部族,尤其是祝融氏諸部展開聯姻。

後來一部分鬼方部族被殷商征服,成為殷商的屬國。彼時中原文獻中出現的“鬼侯”、“九侯”應當就是指歸化的鬼方。而至周代,包括懷姓九宗在內的各媿姓族氏、隗姓赤狄,大抵就是“鬼侯”、“九侯”的後代——也就是說,一部分鬼方人最終歸入華夏族 ,成為我們的共同先祖。

至於仍舊堅持與中原對抗的那支鬼方人。東漢末曾有學者提出其成為了兩漢時期活動於青藏高原一帶的先零羌的始祖的觀點,但附和者較少。後世人們對這一支鬼方的研究仍未深入,也就將這一疑團留到了今天。至於何日能解開這一疑團,就要看這個疑團能激起你的多大興趣了。

參考資料:

[1]張海。商周時期的鬼方、媿姓族氏及其華夏化[J]。殷都學刊,2015,36(02):1-9。

[2]宋亦簫。鬼方種族考[J]。晉陽學刊,2008,(04):31-37。

[3]何益鑫。《周易》所見“伐鬼方”的歷史敘事[J]。人文雜誌,2019,(04):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