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方新中:這位70歲老人,為執念在一座古城內雕刻了64年

真正要探尋“匠人精神”,不妨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學習。誠然,日本人可以說是個很極端的民族,他們可以素質很高、也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匠心傳承,但日本也是自殺率最高的國家、曾經犯下的歷史罪行我們也永遠不能忘記。

凡事都要從客觀角度看到它的兩面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日本的匠人精神,已經是滲透到國民基因裡的東西,自從松下首創終身僱傭制以來,大多數日本企業紛紛效仿,為了留住員工、培養匠人煞費苦心。

日本人對於“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這種執著,可以說是他們民族基因里根植的執拗、也同樣由這種勞動力制度促成。

哪怕做傢俱,要做到純手工不借助任何機械、產品質量之高足以數百年傳世;哪怕煮飯,一煮就是幾十年,連中國人都要去向這位“煮飯仙人”討教煮飯的技藝;哪怕做壽司,一輩子堅持用品質最高最新鮮的食材、堅持用洗淨消毒的手純手工捏製、不做壽司的時候哪怕睡覺也要戴著手套。

就是這麼一個個平凡的人,做著一件件平凡的事情,一做就是一輩子,把不起眼的事做成朝聖,這便是所謂“集中一點,登峰造極”。

埋沒的匠人、埋沒的傳承

說了日本那麼多好話,難道中國比起日本而言,在匠人精神上真就差了那麼多?錯!錯得離譜!

中國幾年前傳承的匠人精神,豈是彈丸島國可比?但這也同樣是最讓人感到悲哀的,中國的匠人精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走下坡路,彷彿烈陽終熾、日薄西山。

埋沒。我們曾經渡過最艱難困苦的時代、我們曾力挽狂瀾於既倒,但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我們太過於注重“往前衝”、“向前看”,以至於常常忘了“回頭瞧一眼”。

老祖宗傳下來的珍貴文化、手藝、技術、傳統,它們老了啊,它們跑不快啊,它們或許被時代的大風一吹、就要散成一抔沙土了啊。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裡,無人顧及。

老傳統的東西即便拼了命要追上新時代的步伐,但即便趕上了,也無奈地發現自己像是個與鋼鐵森林格格不入的“怪物”。煥然一新的土地,卻似乎沒有屬於曾經、屬於歷史的那片容身之地了。

師父守著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貴技藝、不肯輕傳,卻沒想到直到自己老得走不動路了,竟也沒人要學。或許一次意外,或許大限已至,老人帶著傳承千年的絕學一併化為歷史的塵埃。

年輕人削尖了腦袋要往外跑、跑出山溝去大城市打拼,輾轉漂泊奮鬥吃苦,去賺那點微薄的血汗錢。他們也無奈、他們也不願,但生活的重擔、夢想的憧憬,讓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不得不疏離那些值得傳承下去的東西。

其實說實話,這也不能怪這些年輕人,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了一個很簡單的模型,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過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五個層次呈金字塔排列,通常情況下滿足下層的需求後才會去追求更高層次。

如果守著一門手藝就註定要一輩子困苦潦倒,那憑什麼那些年輕人就得心甘情願。

誰都只活一輩子,公司裡只跟你畫大餅談理想、對於與你的付出不匹配的薪酬反而不置一詞的老闆就是明白混賬人。同理啊,那些出身大山、出身鄉村、出身偏遠地區的年輕人,如果你連較好的生活條件都給不了他們、反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要求他們去傳承老手藝,跟流氓老闆有何區別。

但這個時代,想要取得理想的生活條件,對他們而言只能走出大山、走出鄉村、投身鋼鐵森林摸爬滾打。大多數人都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生活所迫”四個字說起來輕飄飄,落在每個個體身上卻有千斤重。

時代的大風猛勁地吹,多少匠人、多少傳承,終究還是抵不住散成了一抔沙土。

六十四個春秋

人生能有幾個十年,這句話點醒了很多二三十歲、懸崖勒馬的年輕人。但六十四年這個數字,實在太過沉重。

很多人,都活不到六十四歲啊。方新中,徽州磚雕。

一個人、一份傳承,終於在這個資訊時代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如今已經七十高齡的方新中依舊在堅守著徽州磚雕這份手藝,而他從六歲開始的不懈雕刻,用他的一生演繹了一部中國版的、更恢弘壯闊的《聖殿春秋》。

徽州磚雕的精妙之處,很多人都沒有直觀的理解,謹以我粗淺的知識談談:磚雕師傅與其說是工人,更不如說是藝術家。磚雕是極其考驗磚雕師傅功力的行當,要刻好磚雕,師傅首先得是一名畫家。

磚雕不是那種重複的花紋圖案,每塊磚雕都是一幅畫:山水、人文、生活和詩意全都刻在一塊磚上。其次,磚雕師傅還得是個雕刻家。

磚雕的雕刻工藝和浮雕非常相似,但磚雕是在一塊磚上完成一幅畫,要求更精細、刀工更精湛果決,還要兼顧畫面的藝術美感、兼顧磚本身的結構,不能因為磚雕而破壞了磚體結構、導致輕易破碎。最後,磚雕師傅還得有著毒辣的眼光和持久的耐力。

磚雕十分考驗磚頭本身的品質,要求磚體質感細膩且不易斷裂破碎,粗礪的磚、整體硬實而一旦雕刻就會崩斷的磚都不行。磚的材質要求,說到底還是磚雕師傅的眼光要求。

另外要在那麼硬的磚上動刀作畫,對磚雕師傅的力量和耐力也是一種考驗。單純大手筆動刀且不提,雕刻精細入微的細節時,往往需要用到更多的巧勁來控制刀鋒,這對於磚雕師傅的體力要求也不容小覷。

聽了這些,是不是覺得磚雕師傅更像是藝術家而非是工人了?艱深、繁複,卻收入微薄。

“磚雕,又髒又累,年輕人都不愛幹,但這手藝傳到我這裡,我就不能丟,活多久,我就做多久”,方新中說著,那歷經歲月沉澱而深沉的眸子沒有閃動多少波瀾。一個人,一份手藝,六十四個春秋。

新時代的踐行者

如今,匠人精神、傳承老手藝意外收穫了熱度,我覺得這是件好事。聽過有句話,“只有微博熱搜全是明星那些破事的時候,才是國泰民安的時候”。

這句話半對半錯,確實,康平盛世里人們才會把目光轉向那些娛樂消遣、轉向那些或真或假都無所謂的緋聞逸事。但我們萬不可忘了,中華文明歷史上綿延幾千年的傳承,總是死得悄無聲息的。

被資訊浪潮沖刷得麻木的神經,是不可能聽聞某手藝某非物質文化遺產消亡的“重磅訊息”的,因為如果它們本來就有足夠的關注度,根本不可能消亡。溫水煮青蛙,文化的湮滅往往是悄無聲息的,直到後來我們聽到那微弱的空谷迴響,方才得知已成絕唱。

這個時代,還有著無數方新中這樣的老手藝人、這樣的傳火者。文明的薪火,靠祖先、靠“方新中們”、也靠我們,代代相傳。

每個時代都需要甘於傳火、樂於傳火的踐行者,此時也不例外。這薪火,還要傳上幾千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