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入土不拜客,熱孝不登門",老祖宗規矩多,喪葬講究別輕視

我國作為禮儀之邦,自古以來便有很多講究和規矩,尤其是在人際交往中,對於禮數更是格外重視。

因為在不同的人和環境中,有不同的講究和忌諱,若是隨意輕視,不僅會給自己帶來禍事,同樣也會讓身邊的人倍感不適。

民間有句俗語“入土不拜客,熱孝不登門”,則是說老祖宗在喪葬方面的規矩和講究。

眾所周知,在古代人們對於生死之事格外忌諱,即使是言語間都忌談生死,但卻對喪葬文化方面尤為重視。

《呂氏春秋》記載:“死而棄之溝壑,人之情不忍為,故有葬死之義。葬者,藏也。”

前半句“入土不拜客”,意思其實就是家中有人逝世不要去別人家做客,這也是一種喪葬禮儀。

古人對於死亡有很多稱謂,僧人死了叫“圓寂”,皇帝死了叫“駕崩”,諸侯死了叫“薨”,士大夫死了叫“不祿”,就連普通百姓去世也不是直接稱為死,而是叫作“歸家”、“過身”或是“入土”。

不過所謂“入土不拜客”,其實在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要求,在時間上有所不同,封建社會時期,地區不同當地風俗不同,一般都是“脫孝”後就可出門拜客。

有的地方是百天,有的地方是一年,還有地方是三年,不過能這樣做的一般都是富貴之家,普通百姓相對就沒有那麼講究。

民間將這種喪葬儀式進行了簡化,有三天、七天、一月之分,這就是古人說的“守孝”。

古籍中有記載:“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古人認為在守孝期間,為表示對先輩的重視,要禁止娛樂活動,外出就是其中之一。

其次就是家中若是有人去世,作為親近之人,還要出去與他人把酒言歡,就是一種不孝的表現。

不過如若是家長有人入土,出去拜客,想必也是 不受人歡迎的,因為在古人心中,逝去之人帶有陰氣,家人難免會沾染一些,要是到別人家中,會影響對方家中運勢和家庭中人的身體健康。

“熱孝不登門”重點就是在“熱孝”兩個字,在傳統習俗中,人去世之後都有一個披麻戴孝的規矩。

在封建社會,守孝期間,家中眾人都會穿戴孝服,或是有一些特殊的標誌,人們要在守孝期間長期保持這種穿著,熱孝就是指戴孝期間不要登門拜訪客人。

而會有這樣的規矩,就和人本身趨吉避禍的本能有關,其實並沒有科學道理,只是被拜訪的人會比較忌諱。

古人認為讓穿戴孝服的人進入家門,會把晦氣帶到家中,導致鄰里之間關係變得惡劣。

“入土不拜客,熱孝不登門”這句話,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忌諱,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科學道理,但這種習俗千百年來根深蒂固在人們心中,是一種約定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