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要學會“大量閱讀”

01

書是良藥,可以醫愚。

聰明的人,把書讀薄了,把生命墊厚了。

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年輕時的陶淵明,在朝中當差,在彭澤擔任縣令。忽然有一天,他掛印辭官而去,隱居田野之中。

後來,陶淵明以書為伴,把老農當成朋友,寫下了《桃花源記》《歸園田居》等不朽的名篇,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誦讀,讚不絕口。

原來,

成功並沒有固定的標準,但一定和讀書有關

。把生命沉浸在書本里,即便是一無所有的人,也能拐個彎,迎來人生的春天。

02

讀書,會讓人越來越安靜。

現代詩人聞一多,從小酷愛讀書。在結婚那天,所有人都在張羅婚事,家裡鑼鼓喧天,客人來回穿梭。

新娘高孝貞的花轎到了家門口,大家發現新郎不見了。家人到處尋找,最後在書房裡找到他。夫妻對拜之類的禮數,也是在書房裡舉行的。

婚後,聞一多讓妻子去讀書,而不是做家務。

我們能夠想象到,一家人各自抱著一本書,把心思都放到文字裡,家是多麼的安靜。

《誡子書》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越鬧騰,越迷茫。如果你瞎折騰幾回,不僅不能上升,反而會陷入更深的低谷。

深陷泥潭的人,唯有一動不動,反而能夠穩住自己;掉進水塘裡的人,保持鎮定,也許會發現活命的稻草——讓身體浮起來。

多讀書,讓心靈安靜下來,然後思考人生的出路。即便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辦法應對一切,但是人生會顯得很靜氣,做事更加穩重。

03

讀書,是寒門最好的出路。

西漢時期,有一個叫匡衡的人,家境貧寒,但是酷愛讀書。

有一天夜裡,匡衡很想讀書,可是家裡買不起蠟燭。他忽然靈機一動,拿起錘子和鑿子,把牆壁鑿開了。隔壁鄰居,就是有錢的文老爺,家裡燈火通明。

鑿牆壁的聲音很大,驚動了文老爺;讀書的勁頭很大,又感動了文老爺。

從此,文老爺允許匡衡來家裡讀書。

長大後的匡衡,官至丞相。

幾年前,雲南會澤縣的少年崔少揚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那一刻,他在離家十公里的工地上幹活。

他把沾滿泥漿的手,使勁在衣服上戳了戳,畢恭畢敬地開啟通知書。

窮苦,從來不能把一個人的希望磨滅,只要你願意讀書。古人如此,現在的人,也是如此。

《平凡的世界》裡有幾句歌詞:“你像一片飄落的樹葉,穿過繁華的黑夜,你像一個孤獨的靈魂,尋找著寧靜的世界……”

“活人還能被尿憋死嗎?”如果你用心讀書,註定沒有任何人可以攔住你的去路,就算貧窮這個“惡人”,也對你無可奈何。

04

讀書,是熬過低谷的力量。

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如何翻身?

富人馬雲曾經在自己的年度計劃裡面寫到:“今年必須安排時間看看書,並讀完100本書。”

富人俞敏洪說過:“看似和你的生活、工作不相關的書,往往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市場競爭中,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有超前思維,要敢於立在風口浪尖上。這一切,唯有讀書,才能做到。

把經驗變成書,把社會當成書,把生活當成寫書的過程,把智慧變成行動,一定不會掉隊。

人在社會上混,一直和別人較勁,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就看看那些成功人士走過的路,你一定會發現,他們或多或少是依靠讀書走出低谷的。你可以模仿他們,真的。

“書到用時方恨少”,不必等你找準了門路,工作有了眉目,才想起自己無法勝任的事實,需要時刻準備著。

05

讀書,是廣交朋友的過程。

一本書,可以是一個人的作品,也可以是很多人的合集。開啟書,看到誰的名字,你和誰就是朋友,雖然素未謀面,但是你對他的人生,有了深入的瞭解。

不同的人,會告訴你不同的改變命運的方法;也會讓你從千千萬萬的人之中,找到可以依靠的人。

運動員說:“生命是一個運動的過程,別停下來。”

科學家說:“生命是為人類作貢獻的過程,你必須去創造一些什麼。”

農民說:“生命就是栽瓜點豆的過程,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商人說:“生命就是狠狠賺錢的過程,有錢就是做人的底氣。”

老人說:“生命就是一個過程,錢多錢少,現世安好。”

所有的人,都會告訴你一個道理,並且總有一條道理,符合你的胃口。尋尋覓覓很多年,讀了很多書,很多文友,會成為你的人生導師,或者是靈魂的知己。

“朋友多了路好走”,這就是讀書的效果之一。

06

高爾基說過:“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走出低谷,不是因為他比別人更幸運,而是因為他多讀了幾本書,並且堅持讀書的時間更長一些。

不讀書的人,有勇無謀,努力折騰,無疑是飛蛾撲火;讀書的人,智勇雙全,相機而動,要麼不飛,要麼一飛沖天。

人生的拐點,不在別處,而是在你自己身上。

這一生,你可能會走很多彎路,但是你一定會贏在拐點。

讀一本書,還不能頓悟,那就要海量閱讀。

大海撈針是一件難事,但起碼是有希望的。

要相信,人生的量變到了極限,就是質變。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