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二十四史》100句精華

在《二十四史》浩如煙海的文字裡,為你精選了這50句精華,絕對值得收藏!

後50句精華

51、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魏書》

52、迷而知返,得道不遠。《魏書》

53、尚儉者開富之源,好奢者起貧之兆。《魏書》

54、思政不察逆順之理,不識大小之形,不度強勢之勢,有此三蔽,宜其俘獲。《北齊書》

55、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遠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遠期,惟君子為能及矣。《北齊書》

56、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周書》

57、清者蒞職之本,儉者持身之道。《周書》

58、學不精勤,不如不學。《周書》

59、士必從微而至著,功必積小以至大。《周書》

60、化於敦樸者,則質直;化於偽者,則浮薄。《周書》

61、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周書》

62、人生不得行胸懷,隨壽百歲猶為夭。《南史》

63、蟬躁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史》

64、行生於己,名生於人。《北史》

65、審而後發,猶未為晚。《北史》

66、時不可再,機不可失。《隋書》

67、因人成事,其功不難。《隋書》

68、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須端其末。《隋書》

69、先謀後事者逸,先事後謀者失。《舊唐書》

70、與人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舊唐書》

71、樂聞過,罔不興;拒諫,罔不亂。《新唐書》

72、成立之難如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新唐書》

73、在善用,不在眾。《新唐書》

74、不才者進,則有才之路塞。《新唐書》

75、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處身者不能無過失。《舊五代史》

76、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舊五代史》

7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78、譭譽亂真深可畏,直言不聞深可畏。《新五代史》

79、習見善則安於為善,習見惡則安於為惡。《新五代史》

80、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宋史》

81、世之治亂,在賞當其功,罰當其罪,既無不治。《宋史》

82、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宋史》

83、上有憂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所由隆。《宋史》

84、恩賞明則賢者進,刑罰當則奸人消。《遼史》

85、賢達哀樂,不在窮通禍福之間。《遼史》

86、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87、政令乖失。則人心不服,雖得之亦將失之。《金史》

88、人之聰明,多失之浮炫。《金史》

89、教化之行,興於學校。《金史》

90、學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於成德達材者也。《元史》

91、力無所用與無力同,勇無所施與不勇同,計不能行與無計同。《元史》

92、為國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須人而行;人不濫用,惟賢是擇。《元史》

93、天下未嘗乏才,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理勢然耳。《元史》

94、天地之間,人壽幾何?惡可無聞,同腐草木也!《元史》

95、待人以誠,人亦以誠待我。《元史》

96、富貴一時,名節千古。《明史》

97、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蠅之附驥,即千里猶蠅耳。《明史》

98、居高位者易驕,處佚樂者易侈。《明史》

99、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明史》

100、言路者,國家之命脈也。《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