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求求你,請拔掉我的氧氣管!

最後的告別:難道沒有更好的選擇?

著名女作家瓊瑤這輩子最悲傷、最遺憾的就是,她看著自己癱瘓的丈夫平鑫濤大小便失禁,渾身上下插滿了各種管子,還再繼續被醫生上著各種維生的醫療手段。

丈夫用哀求的眼光看著他,彷彿是在請求,救我!瓊瑤心如刀割,真心希望他能夠沒有痛苦的離去。

當瓊瑤把自己的想法跟醫生和護士說了之後,平鑫濤的前妻和孩子,卻嚴厲制止了這樣的行為,他們覺得每一個人都有求生的權利,所以不顧瓊瑤苦苦哀求,沒有答應。

瓊瑤萬念俱灰,只好發了篇長文,這裡只摘抄片斷:

至於你那「不插管」的親筆簽名,似乎沒人在意,我頓時明白,你跟我眼神交會的意思了,插管、插管……幾時休?你很痛吧?你無法抗議吧?你只能被迫接受?你沒有人權,沒有發聲的能力,你只能隨人擺佈!

字裡行間寫著不忍心丈夫最後還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充滿著有心無力的淒涼和辛酸,令人淚目。

試問:為什麼要讓最後的告別來得如此痛苦?如此不堪?

我們很多人也都經歷過親人的離世,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在死亡面前痛苦和掙扎,卻堅持讓醫生進行無謂的搶救。插各種維生的管子,使用氣切、電擊等名種醫療手段。

更為可怕是讓病人長期躺在病床上,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記得我的一位鄰居,他父母均是離休幹部,領著高額的退休金。年邁的父母雙雙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五六年,不能動彈。可他卻頗為得意地告訴我,國家每年要為他們付上百萬的醫療費。

我聽了大為駭然,不禁脫口而出“你爸媽太可憐了!”他或許才查覺到有點不妥,便支吾地推脫說是他弟弟負責他爸媽的事,也是他弟弟領走他父母的退休金。

太可怕了!這種遭遇對於那對老年人來說,無異於人間煉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弗洛伊德說過:“我們無法想象自己的死亡,即使我們知道並能想象他人的死亡,我們也總會認為死亡對自己來說很遙遠。”

中國的教育中更是缺乏死亡教育。一旦死神真的降臨,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猝不及防、混亂、恐懼、迷茫、痛苦、拒絕。

因此,我們幾乎沒有考慮過自己對生命最後時光的期待。

如果有一天,你是躺著床上奄奄一息的病人,你希望家人和醫生怎麼做?你希望自己怎麼走完人生最後的時光?

令人遺憾的是《2015年度死亡質量指數》顯示,在被調查的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中,英國死亡質量指數位居第一,中國大陸排名第71。(死亡質量指數是評價死亡質量最重要的指標)

為什麼我們的死亡質量這麼低呢?怎樣才能做到“善終”呢?

歐美國家對“善終”提出了六個要求,和中國人理解的“善終”是非常接近的。

一、自己的成長,理解“善終”的真正含義

1。無痛苦的死亡

“善終”的第一個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無痛。在痛苦中等待死亡是非常不人道的。

2。公開承認死亡即將到來

只有認可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才可能真正地讓死亡有質量。

3。在家中去世,有家屬和朋友陪伴

死亡的過程也是告別愛情、親情、友情的過程,這同樣是“善終”重要的部分

4。“明明白白”地死,內心衝突和未盡事宜都得到了解決

人在去世前實現了一些未了的心願,才不會有遺憾。

5。認定死亡是個體的成長過程

正確認識死亡,也是個人的一種成長

6。用與個人愛好和個人特徵相符合的方式死亡

用宗教、用信仰去安撫即將逝去的人,這些都是醫療技術無法完全替代的。

二、醫學的溫情讓死亡更有尊嚴

無論是過度搶救還是治療不足,都會給病人帶來難以承受的痛苦。

有學者認為英國、美國、日本死亡質量指數排名靠前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率先推行了緩和醫療。

在中國大陸,緩和醫療起步較晚。

緩和醫療不是安樂死

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安樂死是用一種相對激進的加速死亡的方法。一時半會很難被大眾接受。

緩和醫療是不加速死亡,也不拖延死亡。是在最小傷害、最大尊重的原則上,讓病人舒適和有尊嚴地死亡。

緩和醫療不是順其自然

多數自然死亡的過程是充滿痛苦的,順其自然就是漠視痛苦。

緩和醫療是用積極的醫療手段去減輕病人的痛苦。是用最人道的做法,對病人身體、心理、精神三個層面的進行全方位干預,大大改善死亡質量。

緩和醫療用醫學幫病人有尊嚴地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體現了醫學的溫情。

三、社會的支援使生前預囑成為更好的選擇

生前預囑——在人有清晰思維的情況下,對自己生病或者死亡過程提前囑託。

如果病人在某種情況下,失去選擇的能力,家人之間在治療方案或者是否繼續治療的意見相左,甚至跟病人的意願相悖。那麼生前預囑將是更好的選擇。

著名女作家瓊瑤曾在網上公佈了她寫給兒子、兒媳的公開信。摘要片斷:

我已經註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幫助我沒有痛苦地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地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謎思給困惑住!

作為知名作家和公眾人物,瓊瑤用生前預囑這種方式,提倡科學看待生命和死亡。

讓最後的告別,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在我國,也已有了生前預囑公益組織和網站。人們的生前預囑可以透過填寫“我的五個願望”的方式對自己的生命做出安排。

儘管生前預囑在實踐層面上可能會有不被遵守的法律風險,但是,毫無疑問,它是推動有尊嚴死亡的一個有益探索。

請相信:

生的愉悅與死的坦然,都將成為生命圓滿的標誌——阿圖·葛文德

大愛的你請點盞心燈,讓愛生生不息!

參考文獻:薄世寧著《醫療通識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