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穿越必知:到了唐朝請正確使用衛生間

1933年3月,陳寅恪先生的研究生朱延豐參加畢業考試,陳先生出了三道題。

陳寅恪先生畫像

一、唐代人吃飯都是分餐制,而且多用勺子,廣東人吃飯用手抓。

唐人實行分餐制,一人一份

二、唐玄奘在印度被稱為摩荼提婆,翻譯成漢語就是大乘天,解脫天,天是印度人稱呼中土僧人的通用稱呼。

唐玄奘

三、大唐官職趨勢,京官由小到大,外官由大到小。

大唐官員

考完之後陳先生問朱同學,你覺得考得咋樣。朱同學說還行。陳先生笑著說,恐怕不一定。其實還有一道題,挺難的,怕你回答不上來,就沒問。你說那時候人們上完廁所“拭穢”用什麼物事?啥叫“拭穢”,不言而喻。這一下果然把朱同學問住了,遲疑不作答。另一位同學邵循正說,根據律藏記載,用布。老和尚用完,交給小和尚,洗乾淨下次再用。陳先生沉吟半晌,深表讚許。

老和尚吩咐小和尚洗布

陳寅恪先生博聞強記,學問惟精惟一,之所以沉吟半晌,是在腦海裡搜尋史書上有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估計邵先生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因此需要思考。

那麼邵先生說的對嗎,很對。這個記載出自一本佛教著作:《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那麼唐人擦屁股除了用布之外,還有那些東東呢?

第一,土塊樹葉。不解釋。不上圖。

第二,破帛故紙。

故紙就是寫了字沒用要扔掉的紙。這裡有同學說了,他們也可以用新紙啊。這麼想是對的,但是不可行,因為紙在那時候很貴。書法大家懷素和尚練字沒紙,只好寫在寺廟的芭蕉樹葉上,寫完洗洗乾淨繼續寫,跟現在一種寫完自動乾的塑膠字帖一樣。

芭蕉葉,既能寫字,又能拭穢,一物多用

有人說,好紙用不了,可以用廢紙啊。寫完的廢紙正好擦屁股,就像我們現在用舊報紙擦屁股一樣。這麼想也是好的,可是依然不可行。且不說普通人家沒那麼多廢紙,即使有,也不能用。因為那時候的紙上一般寫著都是四書五經的高大上內容,還有孔孟諸賢名諱,不能“穢用”。大家都聽說過老輩人常說的“敬惜字紙”吧。大街上看到一片紙也要小心撿起來,以免流失。那是對知識的一種尊崇。

古代廢紙,可用來拭穢

當然規定是規定,只要有條件,那時候用紙擦屁股的人還是很多的。大唐紙張的生產製造已經普及,一般殷食人家都能用得起。《天工開物》記載:“盛唐時鬼神事繁,以紙錢代焚帛,北方用切條名曰板紙。故造此者名曰火紙……此紙十七供冥燒,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紙,則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為也”。

就是說,那時候已經出現了燒紙,而且分為三六九等,那麼用來擦屁股的紙應該也在生產之中。

古代燒紙

可是大眾常用的擦屁股物件,既不是土塊,也不是布,更不是紙,而是“廁籌”。廁籌也叫屏籌,一般用木片或竹片製作而成,大致三五寸長,用刀削好打磨光滑,放在廁所備用。用後洗滌乾淨,以備下次再用。

這個物件據說是佛門中人從印度傳過來的。《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廁籌】條記載:“竺人以小木竹片拭糞,一名廁籌,又名廁橛”。

敦煌馬圈灣出土唐代廁籌

唐代高僧道宣所述《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上廁法第十四記載了僧人的日常規範,其中上廁法要求僧人“常具廁籌,不得失闕”,並明文規定:“不得用文字故紙”。

就是說,那時候的和尚們還有用廢紙擦屁股的。一般來說,和尚們廢紙上寫的都是經文,用來幹這個,可是對佛陀的大不敬。因此會被禁止。

當然禁不了咋辦,只好聽之任之了。

古代佛教經文廢紙

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卷第二》明確規定了那時候僧人怎麼上廁所。唐人好多生活習俗都是跟出家人學的,這段記載可以看做那時候人們生活常態,茲錄如下。如果那位讀者有幸穿越到唐朝,請仔細閱讀下面的如廁流程,以免去了不適應。

現代人穿越到唐朝,肚子疼要上廁所,當時人告訴他,真的很疼

第一步:下著洗浴之裙,上披僧腳崎服。啥意思,上廁所之前先換衣服,穿件方便點的衣服。

第二步:次取觸瓶添水令滿。手裡帶上一瓶水,準備上完廁所之後洗洗。畢竟擦是擦不乾淨的。

第三步:持將上廁閉戶遮身。把廁所門關好,蹲下。

第四步:土須二七塊在其廁外。於甎石上。或小版上。而安置之。剛才忘了一步,就是如果廁所裡沒有準備廁籌,就得半路上帶著二到七塊土塊放到廁所外面。

“列作兩行,一一別聚”。排成兩列,不要亂放。

第五步:更安一塊。復將三丸。入於廁內。安在一邊。一將拭體。一用洗身。拿上一塊好點的,分成三塊,帶到廁所裡。一塊用來擦屁股,一塊用來洗屁股。

第六步:洗身之法。須將左手。先以水洗。後兼土淨。餘有一丸。粗且一遍。洗其左手。用左手洗,不要用右手。(為什麼不能用右手,風月君看不懂)。就是說,一共三塊土塊,先仔細擦一遍,接著用水洗一遍,最後簡單擦一下,完事。

這是用土塊,如果是廁籌呢?“若有籌片。持入亦佳。如其用罷須擲廁外”。就是說,這個廁籌是私用的,自己隨身攜帶,用完扔到廁所外面自己洗。洗完再用,不能公用。

“必用故紙可棄廁中”。實在想用紙也行,用完直接扔到廁所裡就行。其實這是廢話,難道還能重複利用不成?

第七步:既洗淨了。方以右手牽下其衣。瓶安一邊。右手撥開傍戶。還將右手提瓶而出。或以左臂抱瓶。拳其左手。可用右手閉戶而去。就彼土處蹲坐一邊。若須坐物隨時量處。置瓶左髀之上。可以左臂向下壓之。先取近身一七塊土。洗其左手。後用餘七。一一兩手俱洗。

出去了再洗洗兩手,外面準備的土塊就是洗手用的。

將洗瓶器。再把裝水的瓶子也洗了。

此瓶之水不合入口唇。

這個瓶子裡的水不能喝。(風月君無語)

重至房中。以淨瓶水漱口。

回家弄點乾淨水漱漱口。

必其省事。鹹任自為。這些都只是規定,如果圖省事,愛咋咋地,不強求。

唐朝後期,關中物資緊缺,各地大員往朝廷供奉的生活用品就有廁籌。《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七記載,韓滉任鎮海節度使期間:“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廁籌,滉皆手筆記列,無不周備。”就是說,韓滉這個人辦事很認真,所有往朝廷供奉的器用都弄個本記著,那怕只是一根廁籌。

鎮海節度使管轄江南地區,江南產竹,做出來的廁籌可能質量比陝西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