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什麼寶釵的"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會被當成黑點罵那麼久?

如果這兩句詩是李白寫的,那不僅沒有問題,反而會被作為“頗具浪漫主義氣息”而稱頌呢。事實上李白也的確寫過類似的詩句,“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不是被當作浪漫主義的代表,而廣為傳頌嗎?

凡事都要相稱。如果是探春,一向有“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定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的理想。她寫出“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的詞句,我們只會誇她。但是寶釵,就不相稱了。

那麼,寶釵是怎樣的人?“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與她有什麼不相稱?

寶釵極力營造一個端莊、安靜、矜持、溫和的形象。“珍重芳姿晝掩門” 、“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

她似乎從來是“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的,恪守著社會與人們既定的規則,不獨樹一幟,不譁眾取寵。大家做什麼,她也做什麼。雖然才華出眾,卻輕易不展露。可以大家都寫詩,她也從不拒絕,更不曾把“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就連作詩寫字等事,也非你我分內之事”這些話當眾說出——大家興致勃勃地辦詩社,她可不會掃興。

就是這樣一個安時守分的女孩子,再看不出她有什麼壯志凌雲的野心。 尤其到了七十回,賈府敗落跡像已相當明顯。《桃花詩》充滿“哀音”還可以歸於黛玉“曾經離喪”,然而爽朗的湘雲也感嘆“莫使春光別去”,聰敏的探春更意識到“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年輕的寶琴不僅意識到“離人恨重”,而且落第,隱約有江郎才盡之感。

就在這一片哀雲愁霧之中,寶釵卻興致勃勃地翻案,寫出“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的話來。野心勃勃是當然的,但是大家一片哀愁,你有什麼可高興的?

這一首詞裡,還有“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之語。如果把這話翻譯成白話,“姊妹天天說親道熱……到今日便棄了咱們”,像不像?

寶釵不僅是有野心,而且有不顧一切的決絕。平時“說親道熱”的姊妹,一旦到了她要自謀出路之時,就成了“任他隨聚隨分”,看似豁達,其實無情。甚至,她對湘雲的好,對黛玉的情,以及她們對她的感情回報,都不會成為她的牽絆與羈縻,誰也攔阻不了她“上青雲”之心。從滴翠亭嫁禍黛玉,到抄檢之後棄湘雲而去,都證明了這一點。

現代社會,推崇“首先愛自己,有餘力再幫助別人”。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寶釵並沒有錯。但是在“大旨談情”的《紅樓夢》中,“任是無情也動人”的寶釵,在打動別人之後,又會讓人忍不住一陣陣齒冷,一陣陣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