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奢是敗家之兆,懶是人窮之根

奢敗家,懶敗人,勤起富,儉守財。

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詩云:奢者散亂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古人的話,放到現代,依舊醒人耳目。

01

先輩打江山,子孫守祖業,子孫若不肖,家敗在眼前。

世家大族三代起步,而往往很多家族在第三代的時候就早早的斷送了家業。

晚清重臣李鴻章,家財萬貫,良田房產眾多,因而他留給子孫後代的財產也是相當可觀。

如果子孫後代安分守己,他的家業可供養好幾代人安穩度日。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到了他的孫子李子嘉這一代,李家便走向了沒落。

李子嘉在他父親死後,便與他哥哥李厚甫平分了家產。

之後的他,不理家業,整日流連於煙花柳巷之中,還抽食煙片,在妓院染上梅毒後,他又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賭場之中。

不同於尋常人賭錢,他是直接用自己的田契和房契來賭,日復一日,家產很快被他揮霍完了。

沒錢吃飯,就到處蹭吃蹭喝。

衣不裹體食不果腹的日子,讓這個曾經過慣享樂生活的公子哥受不住,最終選擇跳河自殺了。

林則徐曾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一個家最好的遺產不是錢財,而是家風和家訓。

《錢氏家訓》中寫道:“子孫雖愚,詩書必讀,勤儉為本,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錢氏一族,傳世至今,培養過眾多的政治家,文學家和學者,載入史冊名人有1000多人,近代更是出了100多個院士,其中錢學森,錢三強,錢鍾書都是錢氏家族中的名人。

錢氏家族之所以能如此強盛,一切都離不開先祖的家訓教誨。錢氏家訓重在強調子孫需要讀書上進,教育後代要有責任心,弱則發奮圖強,強則振興中華。更值得一提的是,錢氏一族有設立專門的義莊,義田,用以扶持錢氏子弟中那些因為貧窮而無法上學的孩子。正是這樣優良的家風組訓,培養了一代代的人才。如今生活中,很多父母很難有這樣的遠見,往往覺得給於孩子錢財,就是最好的禮物。殊不知,一個家的興旺不再財多,而在持家之道,這道便是家風。

家風正,則人正,治家嚴,則傳承不衰。讓孩子懂得吃苦,才會知幸福生活的不易,讓孩子學會節儉,日後才不會肆意揮霍。

02

《魏書列傳》中說道:“尚儉者開福之源,好奢者起貧之兆。”

小到家,大到國,都需要學會勤儉節約,這樣家才能長久,國才能安穩。

隋文帝在稱帝之前,深知暴政統治不得人心,所以當上皇帝后,他一直都警惕自己,謹慎處理政務,注意節儉。

自己居住的宮殿裝飾樸素,日常坐的轎子壞了,就讓工匠們修補,也不換新的。

後宮的妃嬪們也只是穿普通的布衣,一日三餐極少食肉,若是有時肉做多了,他還會處罰當天的廚師。

一日有大臣進貢綾羅綢緞給他,他當場大怒,令人將大臣拉出去打了五十大板,並讓人燒燬了這些綢緞,此後,再無人敢給他送禮。

皇帝奉行節儉,底下的人民,也紛紛開始效仿,久而久之,全國變形成了一種節儉的良好風氣。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很勤勞的皇帝,每天從早上開始處理政務,一直到太陽落山才下朝。

外出視察,只要看到有人拿訴狀告人,他都會停下來親自詢問。

還會悄悄派人去了解民間疾苦,考察官吏們的政績得失。

他在位的二十多年間,勵精圖治,政績卓越,隋朝呈現繁榮的景象。

只是好景不長,他的兒子隋煬帝繼位後,與他的治國之策背道相馳,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沉迷酒色,隋朝的國力也一日日耗盡,最終走向衰亡。

這足以可見,勤儉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這也就是所謂的,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左傳》中寫道::“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勤儉節約是德行中的大德,奢侈無度,是惡行中的大惡。

能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也是一個懂得控制慾望的人,同時這型別的人比常人更容易躲避災禍。

一家若能勤儉兼得,何愁不興旺發達?一國若興勤儉之風,何愁國運何不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