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何為俠義之道?這檔節目解碼"武俠精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武俠是我國獨有的文化,小說與影視作品裡都出現大量武藝超群、情深義重的俠客形象。日前,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最新一期節目以“中國人的俠義精神”為主題,探尋武俠作品給觀眾帶來的思考與啟迪。

節目中的“行業王牌”,百家講壇主講人、文化學者趙玉平說,我國的武俠藝術創作是一個從歷史到小說、從實到虛的過程。比如《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是文藝創作,其在歷史中的原型是宋江帶領三十六人在太行山揭竿而起的故事。

《射鵰英雄傳》中主角郭靖曾經用來探查敵情、可以載人的風箏,其實是化用了我國優秀的哲學家兼工程師墨子的設計。《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講述的正是墨子製作“木鳥”的故事。這些歷史故事成為創作者們的靈感來源。

《王牌對王牌》邀請到功夫演員趙文卓,以及《青蛇》等多部著名影視作品的武術指導、“七小福”之一元彬。談及武俠片的拍攝,元彬分享了諸多與趙文卓的合作細節,比如拍攝《刀》時,趙文卓真刀上陣,沒有替身全程真打;拍攝《青蛇》時,由於天氣原因拉斷了兩根威亞,吊在懸崖邊的趙文卓一度生死一線,令所有人至今後怕。

而元彬也在拍《黃飛鴻》時中槍,銅片由於靠近動脈至今仍在手臂裡。即使充滿危險與挑戰,元彬依然堅持在崗位上,併為年輕人送上真摯鼓勵。“我們不斷拿我們的經驗培養新人,做到老,學到老。”

當嘉賓在《王牌對王牌》節目裡透過重重關卡,最終得到“武林秘籍”,“揭秘”動作戲幕後拍攝過程的艱辛:每一個角色在螢幕裡的“起飛”,背後都是武行人員努力吊起威亞;每一次角色展現武功的威力,背後都是道具師在精準地配合爆破。幕後的演職人員透過努力,讓影視作品中的角色能飛簷走壁,因而在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熒屏大俠形象。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