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鬼島”荒無人煙,人口稠密曾世界第一,200米礦井留700中國骨!

距離日本長崎西南約1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酷似軍艦的小島,荒無人煙似“鬼島”,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端島,更知名的稱呼“軍艦島”。

不要看現在的軍艦島,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破舊不堪的樓房、砰砰作響的大門、滿地的碎玻璃……

它曾經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島嶼,面積僅僅16英畝(約0。06平方公里),卻生活著5200多人,大家就像擠罐頭一樣生活在狹小的公寓裡。

早些年,這座島嶼也是“鬼島”一座,沒什麼人來。因地質勘探人員意外的發現,一夜之間“野雞變鳳凰”,軍艦島變成日本最重要的煤炭資源產地之一。

日本三菱公司買下軍艦島後,建了一條長達200米的礦井,在1907年又建了一道防止海浪侵襲的堤壩,這樣一來島嶼就頗像一艘大海里行駛的軍艦。

與其花費大量的渡船費以及犧牲工作效率,還不如讓員工就地住在島上來的實惠,三菱公司因此在島上興建了當時日本最大的鋼筋混泥土建築“30號樓”以及附屬的10多棟員工宿舍。

20世紀30年代開始,由於戰爭的需要,日本人加速島上的煤炭開採工作,開始將大量的中國、朝鮮的勞工運到島上,逼迫他們從事無償的重體力勞作。

勞工在島上受到“非人待遇”,住在擁擠的宿舍裡,每人僅有幾步寬的空間;幹著高強度的活,每天10多個小時在海平面以下600米處挖礦;吃著粗劣的食物,往往只能食用混著大量豆渣和沙丁魚碎末的糙米飯。當然,還有日本人的嚴密監視,不少人就死於刀槍下。

根據資料顯示,三菱集團強徵3000多名中國勞工來軍艦島,其中700人最後死在島上。可憐這些遠離家國的中國人,在戰爭結束之前,已化為異鄉的孤魂野鬼。

二戰結束後,中朝勞工開始陸續離島,軍艦島的人口一度銳減。

後來,日本政府為吸引採礦工人,就大幅度提高工資待遇,並修建海底水道,吸引大量工人和復原軍人開始迴流。

1960年,軍艦島的人口達到歷史的最高峰值——5200多人,人口密度是東京都市圈的9倍,成為全世界最擁擠的島嶼。

隨著石油資源日漸成為主要能源,日本國內大大小小的煤礦相繼關閉,軍艦島也不能倖免。1974年1月,三菱公司關閉軍艦島煤礦,開始遣散島上的員工,這時候島上的人口約為2000人。

同年4月,所有島上居民全部遷出,大部分建築被原貌封存下來,只是裡面再沒有發出喧鬧的人聲。

經過40多年的廢棄,軍艦島不僅缺乏人工的維護,而且長期受到自然的侵蝕,尤其是來自颱風的持續襲擊,整座島嶼迅速腐蝕、劣化。

最終它還是引發日本政府的注意,因為它還是能夠為政府帶來好處的。2015年,日本以“非西方國家首次成功的工業革命”遺址為由,申請軍艦島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並獲得透過。

“聯合國世界遺產”上不乏“沾滿鮮血”的遺址,像沾滿猶太人鮮血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小編“子屠龍”覺得這樣的遺址有利於對歷史黑暗的反省。

但是,軍艦島卻很不相同,它的“聯合國世界遺產”迴避勞工的血淚史,而強調其對經濟做出的貢獻。帶著歷史的汙點上位,你覺得軍艦島適合入選“聯合國世界遺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