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代豪俠可歌可泣 新編京劇《大刀王五》首演圓滿成功

12月18、19日,北京京劇院新編京劇《大刀王五》首演圓滿成功。

北京京劇院新編京劇《大刀王五》於2019年初啟動,7月列入創作規劃,2020年完成初稿,2021年正式入選北京京劇院年度重點創作專案。該劇主要圍繞北京歷史文化名人“大刀王五”的生平事蹟進行創作,描寫了在清末“戊戌變法”歷史時期,“大刀王五”忠肝義膽、救亡圖存,終成一代豪俠可歌可泣的故事。

新編京劇《大刀王五》主創團隊集合了藝術指導楊少春、張四全、郎石昌、李紅豔,編劇姜朝皋、郜慶龍、孫國毅,導演張峰,作曲、唱腔設計朱紹玉,副導演年金鵬等,由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詹磊、優秀青年演員張凱、于帥、曹陽陽、王彥力、李蜜鑫等主演。該劇彙集武生、老生、武淨、武丑、武旦等各行當優秀演員,展現了北京京劇院武戲的最高水平,並有十位中國戲曲學院在校生參與創排,為武戲人才的梯隊建設提供了重要平臺。

新編京劇《大刀王五》以“好聽、好看、真功夫”為創作宗旨,強化音樂性,使用西洋管絃樂隊與中國民族樂器相結合,以極具原創性、獨特性的主題曲貫穿始終,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並借鑑了地方戲曲的幫腔等創作手法,使文武場次設計更加合理,且有效渲染情緒、平衡節奏。同時運用笛子、嗩吶、簫、琵琶、古箏,中國大鼓、小堂鼓、罄等眾多傳統民族樂器,不僅貼合劇目背景時代,且配合劇情走向,使音樂具備了獨到的敘事特徵。

新編京劇《大刀王五》以傳統戲曲模式結構文字,採用層層遞推的敘事方式,在場次設定上文武並重。劇中以文戲鋪敘王五與譚嗣同相識相知、戊戌變法失敗遭戮、相謀共商劫法場等情節,將情緒鋪墊至高潮。同時以王五與譚嗣同的袍澤情、與妻子的夫妻情、與愛女的父女情穿插其中,全方位刻畫出鐵骨柔情的愛國義士形象。隨後的三段武戲開打分別以茶館、水下、囚場為背景,既以茶館、戲曲等元素體現“京味兒文化”,又打破場景的單一沉滯,從舞臺效果上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觀演體驗。

作為近年來京劇舞臺上難得一見的新創武戲,新編京劇《大刀王五》以其精彩火爆的武戲場面為最大亮點。該劇將傳統京劇武戲與武術、舞蹈有機結合,劇中所用道具清一色為真刀真槍,對於演員動作的熟練度和技巧性有極高要求。此外,劍、雙手帶、三節棍等各式兵器均有所展示,凸顯出“武”文化的多樣性。激烈的武戲中,跟頭、竄毛等技巧,單對、大小蕩子等場面運用得當,高燃熱血的短兵相接、近身搏鬥和氣勢磅礴的“大刀舞”,無一不體現出該劇在振興武戲上所做出的有益探索。

劉侗院長曾說:“京劇是北京這座歷史與現代兼而馳名的都城最璀璨的文化名片之一。“大刀王五”和他開創的“源順鏢局”是古都北京人文歷史長河中一種精神象徵和一個標誌性的地理存在。以京劇藝術為載體,挖掘弘揚北京優秀傳統文化,並以此為北京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打造添磚加瓦、以饗廣大京劇戲友,是北京京劇院人當仁不讓的社會職責。”北京京劇院創排新編京劇《大刀王五》,透過弘揚其中所彰顯的民族精神與家國情懷,使之成為傳承中軸線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推動京劇藝術傳承發展的創新實踐。

後續,劇院將對該劇進行加工提高,精心打磨,力爭將該劇真正打造為全國的“樣板”武戲、真正的北京“大戲”“京味兒文化”好戲。新編京劇《大刀王五》的成功首演也為北京京劇院下一年度即將舉行的武戲展演吹響了號角,積極探索京劇武戲的當代繼承發揚,促進武戲人才培養,為北京文化藝術繁榮發展錦上添花。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

編輯/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