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故宮有個神秘黑瓶,標籤上寫著"洋藥面",其實它有個特殊用途

故宮博物院中曾珍藏了一件“特殊”的物品,它雖是一件古董,卻與其他文物有著本質的區別。在它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清宮之中的大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此“特殊”的文物又會是什麼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若是談論起我國最大的博物館,估計不少人會想起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朝故宮和宮廷舊藏文物基礎上,成立的一家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從1925年成立之初,便在全國範圍內蒐集文物,如今的故宮博物院建築面積已經達到了72萬平方米,館藏文物有180萬件,其中涵蓋了歷史上各朝代的諸多文物。

在眾多的館藏品中,有一件文物極為“特殊”,它是一件極不起眼的黑瓶子,而在黑瓶子中裝著的東西,卻是一些白色粉末。黑瓶子之上貼著一個標籤,標籤上有館員寫下的“洋藥面,清,72克”字樣。除此之外,標籤上還有一堆英文字母為“hydroquinone”,遊客們雖然也有不少懂英語之人,可是對於瓶子內究竟裝的是什麼東西?大家表示很茫然。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該文物肯定是一件珍寶,畢竟它是故宮博物院裡的一件文物。

既然如此,我們就有必要來仔細探究下它的“真實身份”了。翻開《英文詞典》,費了半天的勁兒小編終於找到了“hydroquinone”的詞彙意思,原來它的漢語釋義是“對苯二酚”。“對苯二酚”又名“氫醌”,是一種化學物質,它的功效很奇特,具有非常不錯的祛斑效果,因而在近代歐洲很受歡迎。此時有不少讀者恍然大悟,原來瓶子中所裝的東西是一種化妝品,而且還是進口的化妝品。可是我們要知道,在清代時期,進口化妝品可並不如今天這般普及。一件自西洋進口的物件,從歐洲大老遠漂洋過海運到東方,其價格也必定昂貴不菲。

究竟哪些人會用如此“高檔化妝品”呢?答案也很明顯,平民百姓當然用不起,估計也只有皇宮內院中的嬪妃們,才能享受到如此待遇。按照道理來講,皇宮之中有不少御醫,御醫的職責不僅僅是治病,而且還負責皇族人員的養生及保健。後宮之中的妃子們長斑祛痘,都是由御醫們親自配藥調理,以此來說,後宮嬪妃也不用嘗試“進口藥”。

故宮博物院珍藏的“hydroquinone”,直接說明了一件事,即在清代的皇宮中,御醫們配製的“美容養顏”方子幾乎都不管用!正因“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嬪妃們才會另闢蹊徑,以“進口藥”來取代御醫們開出的方子。在外人看來,皇宮中的生活奢華無比,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年代,百姓們能夠吃一口飽飯,就極為知足了。皇宮中的嬪妃們,自從進宮之後,便被安排在各自的寢宮,不但不用從事宮中繁雜的勞動,而且一日三餐還有專人伺候。嬪妃們身上穿的是綾羅綢緞,頭上戴的是珍珠翡翠,珠光寶氣中盡顯皇家的奢華,如此一來不知要羨煞多少民間女子。

可是平民百姓們不知道,在後宮嬪妃們豪奢的背後,隱藏著多少痛苦的血與淚?嬪妃們每日都要守在自己的寢宮,眼巴巴盼望著皇帝揭自己的牌子,多少個日夜都是從希望變成失望,漸漸的也從豆蔻少女熬成了深閨怨婦。隨著心情憂鬱的加重,各種色斑也悄悄的爬上了她們俊俏的容顏,而她們唯一能做的,便是極力保住青春。而進口的“hydroquinone”,也成為了她們能夠抓住的唯一美麗自己,留住青春的一棵“救命稻草”。故宮博物院中陳列的這瓶“hydroquinone”,不僅為後世專家研究清代宮廷女子的生活提供了實物資料,同時也透漏出後宮嬪妃們真實的內心寫照。以此而言,“hydroquinone”無論是醫藥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都是極為豐富的。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