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她18歲考入北大,24歲去世,北大第一次為一學生在八寶山辦葬禮

“苦難是文學創作的來源,當苦難消失的時候,文學創作似乎也就沒意思”。這一段改編自劉慈欣的贍養人類,是由一位悲情藝術創作家面臨殺手威脅時的語句。當時殺手希望他能夠得100萬,然後讓整體人類的收入增加,但這位藝術家卻認為自己只有在痛苦的時候才能有創作的靈感,當他的生活變得和平與溫暖,那麼將沒有了藝術創作。

不得不說,劉慈欣的文筆還是挺有趣的,他對於很多故事的反思,真的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俗話說得好,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其實大部分的藝術與文學成就都來源於對於苦難的反饋。

那些貧苦作家,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名,其實就是因為那些痛苦,讓他們靈感如湧泉。反倒是在和平年代在繁華的年代裡面,卻很少能寫出驚天動地的作品。

這樣的理論在劉慈欣的作品中不僅可以被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一位北大的才女,她18歲進入北大,但是24歲就離開了人世,她的人生似乎很好的向我們闡述了由此新的這個概念。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北大才女

在北大的報刊裡面,有一篇文章曾經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賣米。它的作者是一個叫飛花的筆者,她的真實身份是北大的才女張培祥。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夠引起轟動,就是因為他用最樸實的語句寫出了最觸動人心的內容,真實再現了農村的一些往事。

就筆者個人的感覺,這有點類似餘華的活著,用最淡然的語句去書寫著一些最殘忍的事實,然後引起大家的共鳴。當時北大很多人都被這篇文章所感動,甚至當時有人感慨的認為,這篇文章可以選入我們的語文教材。

不得不說從這篇文章的內容來看,筆者飛花應該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作家。的確如此,這位女作家在自己讀書期間,還是一個非常狂熱的紅樓夢愛好者,她先後寫了很多對於紅樓夢的各種文學。其中有紅樓夢10日談,大話紅樓夢,還有7種樂器等等很不錯的作品。

就當時她的表現來看,這真的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孩,她的文學水平那也是很不錯的。而且根據當時的報道,這位女孩在1997年的時候考入了北京大學,並且在當時,她在100多位同學中排到了第9位。隨後的2001年,又獲得法律學士學位,並在北大法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因此總的來說,這位女孩真的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北大才女,讀書讀的好文章寫得好,而且對於人生百態有著很清晰的認知,是一位不錯的作家苗子。不過她的成就卻也是讓人心痛的,因為她的文學之來源,往往得益於自己悲苦的人生。

二、悲苦的人生

這位飛花的真實身份我們已經說了是一個北大的才女,但是她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農村的貧苦孩子。在1979年,她出生在湖南醴陵的一個農村,家裡非常的貧苦,父親也是常年多病,一家人在一段時間裡面只能靠母親一個人支撐著。

但可惜的是母親在年幼的時候又得過小兒麻痺症,基本上半邊身子行動不便,隨後又做了乳腺切除手術。從簡簡單單的資料來看,這位女孩的家庭真的非常的無奈,不僅貧窮,而且還負擔重,並且人人都有痛苦。

如果按照以往的認知,這樣的家庭能夠走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其實已經很不容易的,更何況是走出一個才女。

但事實卻就是這樣,家裡沒有的收入來源,結果就需要販賣各種農作物來獲得微薄的收入。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父親的眼淚,看到了母親的汗水,更是看到了整個家庭的支柱,那一袋袋的米。

於是她的作品賣米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沒有動人心絃的詩句,只有簡簡單單的情感表達,這是觸人心絃的痛苦,也是一種對於生活的認知。但就是這樣簡單的表達往往更能扣人心絃,形成好的作品。

不過就當時來說,這位女孩卻無能為力,她無法把這些現實表達出來,她只能努力的活下去。

後來她6歲的時候上小學,10歲的時候就被迫輟學,眼看著一個才女就要中途夭折,結果幸運的是她的姑姑卻把她帶在自己身邊,並且讓她繼續學習。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一邊感受著生活的痛苦與父母的壓力,一邊努力的學習。正是由於在這種情況之下,她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並且後來考入了北京大學,於是他成為了後來的才女。

就當時的背景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奇蹟,但對於這位女孩本身來說,這是一個常態,因為她為了活著而學習,因為她為了學習而活著。壓力迫使他進步,而苦難則給她的文學增添了太多太多的真實情感,也讓她的文學能夠走出更多的世界。

所以這位女孩才會成為北大的才女,才會擁有那麼多讓人感同身受的作品,這一點是很好體現了劉慈欣的語錄的。

三、苦難作家的悲哀

在開頭我們就說了,劉慈欣認為,只有苦難的生活才能給作家帶來靈感,越是這種大災大難越容易使得文筆之中帶有靈魂深處的顫慄。

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偉大的作家往往都生活不是特別好,除了像林語堂這樣極少數的人,大家似乎都是靠著一些悲苦的人生來表達出發人深省的東西。我們的主人公飛花也是如此,家裡面的痛苦,生活的壓力,所以才讓她的賣米擁有如此眾多的作品,才讓他成為真正的北大才女。

但是她的人生卻也進一步闡述了苦難作家的悲哀,因為苦難是一個人的文筆更有靈魂性,但是苦難也使得這位作家往往不能長久。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悲情作家,往往都帶著極其壓抑的心理面對人生,有的人自殺,有的人命苦,甚至有的人變成了瘋子。

我們的主人公也沒有逃脫這樣的輪迴,在2003年的時候,這位北大才女才只有24歲,但她卻因為白血病而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不過她的死卻並非沒有人關注,北大校方專門為她舉辦了一場葬禮,地點就在八寶山,而她的骨灰也是一半留在了北京,一半留在了家鄉,這似乎又在向我們暗示著什麼。

就好像是悲情作家的靈魂,一半已經走向了文學的巔峰,但另一半卻被無情的拘留在了現實。這就是悲情文人的無奈,也是很多學者感慨,沒有作家才是好時代的由來。

結語

看完這位女作家的人生,再反思一下劉慈欣的話,或許我們對於文學的創作應該有一個更深切的認識。所有的文學創作都是情感的極致表達,情感越深,表達出來的文字就越能夠經久不衰,成為經典。

但話還是說回來,我們不是人人都是作家,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普通人,大部分的人都希望一生無病無痛。所以,當作家追求最高境界的時候,但更多的人卻認為沒有作家的時代其實才是好時代。因為大家都沒有了情感上的極致表達,那麼這個時代也就迎來了和平。

但劉慈欣對此的態度卻也是表示擔憂,沒有極致的情感表達,這樣的世界還真的有趣嗎?所以有的時候想一想這些事情也覺得有不少的反思,我們每個人都向往著一個完美的生活,不要有大起大落,但是當真的人生了無樂趣的時候,我們又覺得非常枯燥。

所以說人就是這麼一個複雜的東西,追求極致的完美,但卻又希望存在著某些不完美。所以說上帝造人的時候的確還有點苦惱,造出了我們這些非常奇葩的存在。

參考資料:《贍養人類》《劉慈欣的科幻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