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小麥單產832.15公斤!山東德州陵城區這樣實現“噸半糧”夢想→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作為傳統產糧大縣,始終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積極進行有益探索。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點帶面、梯次推進”的工作思路,從2021年秋種開始,分割槽域、分步驟實施畝產1500公斤以上的“噸半糧”建立工作。

2022年6月15日,經實打測產,陵城區兩個“張榜揭榜”小麥千畝方畝產結果分別為672。7公斤和759。7公斤,義渡口鎮“噸半糧”建立核心示範區小麥單產達到832。15公斤,全區小麥畝產量預估增加12。5公斤左右,高產區較去年增產100公斤以上,超額完成小麥產量建立目標。

守住耕地紅線

確保“有地保糧”

嚴守耕地紅線,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

根據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3種類型,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3條控制線,堅守基本農田100萬畝以上、糧食播種面積18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20億斤以上“3條底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強化新增入庫耕地後期管護,對管護內容、方式、責任追究等做出明確規定,簽訂管護協議,壓實屬地主體責任。

提高耕地質量,緊抓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做好佈局規劃,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重點開展農田排灌設施、機耕道路、輸配電設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間工程建設,逐步改變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老化失修狀況。

嚴格耕地用途管制,積極復墾撂荒地。

嚴格建設用地審批把關,避讓優質耕地,對於確需佔用耕地的,落實補充耕地任務,確保數量和質量穩定。嚴把耕地用途監管執法關,運用遙感影像等資料對疑似“變化圖斑”及時核查,形成“地動我知、違法我管”保護局面。將新增耕地地力改善工作納入惠農專案,開展免費系統深耕,持續改善耕地質量,堅決遏制耕地“撂荒”,確保新增耕地真正變為百姓良田。

立足科技革命

確保“有方增糧”

加強種業攻關,保障良種有效供給。

深化與中國種子集團等企業合作,結合國家級制種大縣專案,推進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保障良種供給。區域化推廣種植“濟麥22”等高產、優質、多抗專用小麥品種,同時加強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實行種子精選分級,推廣種子包衣技術等,提高用種質量。

實施地力提升,夯實增產基礎保障。

整合專案資金及專項債券,全面推進核心區溝、渠、路、林、橋、涵、閘等建設。加大引黃工程、水源工程建設,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現“旱能澆”“澇能排”。健全農田設施管護機制,推廣深耕技術,核心示範區每隔2年深耕一次。推行秸稈還田,推廣應用配方精準施肥等技術,提高土壤肥力,確保長期效益。

推廣關鍵技術,強化增產技術支撐。

核心示範區落實統一供種、統一深耕、統一播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病蟲草害防治、統一管理模式“六統一”技術,引進應用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做好氣象技術保障服務。加強與山東省農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聚焦現代農業重點領域整合科研攻關。大力開展科技服務推廣工作,建立專家指導和農技人員包鄉鎮制度,組織專家及科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舉辦培訓班、面對面向農民傳授田間管理技術,不斷提高農民科學種糧水平。

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

以“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AI”等技術為基礎,搭建數字農業資訊化平臺,透過數字賦能,實現農業資源與環境數字化、種植過程標準化、水利設施智慧化、農機作業精準化、田間管理資料化、產品可追溯的數字農業體系。

緊扣降本增效

確保“有人種糧”

落實惠農政策,織牢降本增效保障網。

嚴格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確保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及時足額髮放到農民手中,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種類,增加補貼資金。進一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強農業生產抵禦風險能力,不斷擴大農業保險補貼試點範圍,優先推廣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保險,“噸半糧”核心示範區農業保險投保率達100%,輻射區、帶動區投保率達到85%以上且逐年增長。實施農業生產要素保障工程,推行集採、集收服務,試點推廣服務補貼,提高採購質量,降低採購成本,保障農民種糧收益。

創新農業經營方式,打好規模生產“組合拳”。

推進規模化生產,在堅持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發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經營型、統一服務型等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糧食種植向新型經營主體集中。創新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專案,重點推廣“土地股份合作+全程託管服務”,扶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糧食專業合作社。累計託管面積12萬畝,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470個,成功入選山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創新試點縣。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主體培育工程,落實“魯擔惠農貸”政策,截至2021年底,累計為1274個農業主體提供擔保7。73億元,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1056家,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28家,服務物件8。16萬戶,其中小農戶佔95%。

延長產業鏈打造強品牌,打造特色農業新高地。

透過大力培育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建設農業食品產業園區,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減少中間環節,提升糧食加工能力。打造拳頭產品與優勢品牌,以“智選陵城”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依託,培育一批質量好、效益佳、消費者認可的優質糧食品牌,提高糧食及加工產品的社會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切實提高農民種糧收益。

強化機制建設

確保“有責抓糧”

強化組織領導。

將“噸半糧”建立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一抓到底,成立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區委副書記、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相關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各鄉鎮黨委書記為成員的“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建立工作。

區委、區政府印發《關於開展“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噸半糧”建立任務清單及工作措施,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點帶面、梯次推進的思路,將建立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鄉鎮、具體村莊、具體地塊,分割槽域、分步驟實施。

強化示範引領。

創新“三級書記”指揮田,建立區委書記指揮田1000畝,鄉鎮書記指揮田500畝,村支部書記指揮田100畝,全區共建立書記指揮田694個、面積達1。6萬畝,每個鄉鎮建立一個面積100畝、產量1500公斤以上的糧食產能攻關田。指揮田實行“指揮長+專家+合作社”的“1+1+1”管理模式,建立公示牌,明確責任人、建設標準、完成時限,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三級書記”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研究、分解任務,把目標顆粒化分解為具體實施步驟,對“噸半糧”核心區地塊,精準落實到村、到戶、到地塊,村抓樣板田,鎮抓示範方,區抓高產區,以工作的專案化、工程化倒逼責任落實。

抓牢“十大工程”。

實施“書記抓糧”、高標準農田提升、耕地地力提升、現代種業提升、增產技術模式整合推廣、現代農機裝備提升、科技服務網路提升、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育、農業生產要素保障、農產品加工等“十大工程”,以科技引領、政府推動、企業參與推進農業現代化。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政策抓保障。

以示範方建設為平臺,在年度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工作中,重點做好各類支農專案資金整合調配,將專案資金集中投向示範方建設工作,優先提升示範方林網建設和農電配套等基礎設施,著力做好關鍵技術推廣、耕地地力提升、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工作。區財政每年列支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並把這項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為“噸半糧”建立提供機制保障。

(作者系全國人大機關赴德州掛職幹部臨時黨支部陵城黨小組成員:尚金城、李汶蔚、孫甜甜、鄭騰嬌、龍航天、劉俊辰、房幸)

圖片:新華社

監製:杜蘭萍 編輯:杜娟(見習)

【來源:農民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