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幅畫,一幅字畫,一幅字畫,一幅字畫,一幅字畫,一個人的故事!

1937年5月,時任中央大學藝術系主任兼教授的徐悲鴻,應邀赴香港舉辦畫展。一天,經作家許地山和夫人介紹,徐悲鴻去看一位德籍夫人收藏的中國字畫。徐悲鴻的到來,使這位夫人十分欣喜,將收藏的四箱字畫一一開啟。徐悲鴻看了第一箱,又看了第二箱,從中挑出幾件他欣賞的佳作。當看到第三箱時,徐悲鴻眼睛陡然一亮,他看到一副很長的人物畫,激動地說:我只要這一幅!

德籍夫人愣住了,希望他能繼續看下去,但是徐悲鴻拒絕了,當場提出用手頭僅有的一萬元買下這幅畫,德籍夫人從徐悲鴻急切的語氣中悟到這幅畫的價值,有著捨不得,後來徐悲鴻又提出加上自己的七幅畫作為交換,德籍夫人猶豫了一會,同意了。

自從心愛之物到手,徐悲鴻將香港的畫展擱置一邊,一連數日閉門不出,每日裡展開畫幅不停地觀看,想從中看出這幅畫的年代和出處。經過反覆琢磨,憑著自己多年對古畫的鑑賞經驗,他感覺這幅畫的繪畫風格、筆法特點明顯帶有唐代畫聖吳道子的痕跡。他越看越激動,幾天以後,他已經確定無疑自己購畫時的判斷沒有錯——這是一副極有價值的唐代名家畫作,併為其命名《八十七神仙卷》。

他在《八十七神仙卷》跋文中寫道,此卷之藝術價值“足可頡頏歐洲最高貴名作”,可與希臘班爾堆依神廟雕刻相提並論。並親手將一方刻有“悲鴻生命”四字的印章,小心地印在畫面上。

從此這幅畫就日夜不離的跟著他,無論是外出講學還是舉辦展覽,但是接下來的變故,讓他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