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宋史朱熹劾唐仲友案始末

宋史:朱熹劾唐仲友案始末

關鍵詞

鵝湖之會、朱熹講學

朱熹講學

前因:

1175年,在南宋著名理學家呂祖謙的組織下,程朱理學派的代表朱熹與心學派的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在江西的鵝湖寺,圍繞如何成為聖人等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學術辯論。

▲呂祖謙(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

鵝湖之會

後果:

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附近建立武夷精舍,潛心著書立說,廣收門徒,聚眾講學。

▲武夷精舍

朱熹講學

過程始末

1182年,在浙江任職的朱熹連上六疏彈劾台州知州唐仲友,事情以宋孝宗將朱熹辭官、唐仲友免職結束。此次事件不僅影響了二人的政治命運,而且關係到南宋中後期政治與學術的走向,促使朝廷實施慶元黨禁,打壓朱熹等理學人士,封禁理學書籍。

此前,朱熹擔任的是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是負責管理茶、鹽等稅收的官員,實際上還擔負著賑濟災民的重任。當時浙江發生了饑荒,朱熹去台州的路上時,碰到台州災民控訴當地官員在旱災嚴重的情況下,還向百姓徵收重稅,很多人被迫離開臺州,去別處求生。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

為了拯救災民、伸張正義,朱熹立即向朝廷稟報了台州的情況,還彈劾了台州知州唐仲友。後世也有人認為朱熹是出於私怨才彈劾唐仲友,據說唐仲友曾嘲諷朱熹“尚不識字,如何做監司”。

唐仲友和朱熹都是當時的大學問家,只不過唐仲友提倡經制之學,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之學,學術上有一些分歧。但朱熹此次彈劾還是出於地方治理的考慮。

朱熹到台州後,發現唐仲友刻意怠慢,對他更加不滿。再加上當地百姓對唐仲友多有不滿,紛紛揭發他的罪狀,例如違法收稅、貪汙公款、敲詐勒索、縱容親屬橫行鄉里、嫖宿娼妓。

▲唐仲友畫像

一、朱熹彈劾唐仲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仲友作為知州,和妓女嚴蕊、沈芳、王靜等人長期往來,甚至擅自將嚴蕊脫去妓籍,將她送往自己的家鄉婺州。

後世一般認為,朱熹為了查清唐仲友所犯的罪行,曾經調查過嚴蕊;唐仲友為了敗壞朱熹的名聲,捏造了朱熹對嚴蕊嚴刑審訊,嚴蕊誓死不從,沒有告發唐仲友的故事。就朱熹當時的官職來講,他沒有審訊的權力。但這個故事確實對朱熹的名聲產生了很壞的影響。

▲王淮(1126年—1189年)

整理了唐仲友的罪狀後,朱熹又向朝廷彈劾了他。但這些彈劾的奏狀都落在了宰相王淮的手裡。王淮和唐仲友是婺州同鄉,還有姻親關係,唐仲友的弟媳王氏是王家的女兒。王淮將朱熹彈劾唐仲友的事情瞞了下來。

後來朱熹的攻勢越來越猛,直接指出王淮和唐仲友結黨營私。王淮瞞不下去,就將控訴程度較輕的第一封奏狀還有唐仲友的自辯疏一同交給了孝宗,還說他們只是“秀才爭閒氣耳”,試圖將此事定性為學派之爭。

孝宗聽後只是笑了笑,將唐仲友免職,沒有追究他的罪過。朱熹對這種處理非常不滿,他上了第六狀準備給唐仲友定罪。但王淮有點不耐煩了。他想讓朱熹走得遠遠的,讓他擔任江西提刑。

▲宋孝宗畫像

二、唐仲友被免職

朱熹不滿朝廷包庇唐仲友,一氣之下辭職回家了。這下孝宗和王淮也氣壞了。他們本來對朱熹也沒什麼好感,朱熹之前曾給王淮上書,批評朝中官員為官不夠清正,都是阿諛奉承、自私自利之輩。

朱熹還批評過孝宗,還要求他正君心、立紀綱、親賢臣、遠小人。孝宗看後勃然大怒,說:“是以我為亡也!”

王淮並不想輕易放過朱熹。當時的一些官員為了奉迎王淮,指責朱熹裝清高,實際上是對弱女子嚴刑逼供的偽君子。王淮利用這種輿論,指責朱熹的學說都是偽學。孝宗聽到朝中官員對朱熹的誹謗後,便不再重用朱熹,以至於朱熹在家賦閒了五年。

▲朱熹坐姿畫像

三、朱熹在家賦閒五年

朱熹和唐仲友的衝突是一場官場鬥爭,和學術的關係不大。但王淮等人為了政治利益,打壓了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人士,是慶元黨禁的前奏。

【參考資料】《宋史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朱子全書》《語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