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蚩尤即是炎帝?戰敗後是被殺還是歸順?

傳說蚩尤曾與炎帝大戰,後把炎帝打敗。於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來共敵蚩尤。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與黃帝在涿鹿展開激戰。傳說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臂,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死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黃帝所殺,帝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後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爭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諸侯見蚩尤像不戰而降。

中國歷史上,春秋時期以來的古籍對蚩尤傳說的記錄相當豐富,但常有矛盾之處。根據這些記錄,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的領袖。學者依照《逸周書》、《鹽鐵論》推測蚩尤屬於泰豪、少昊氏族集團。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個部落之意,一說七十二個),驍勇善戰,勢力強大。

相傳蚩尤面如牛首,背生雙翅,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銅頭鐵臂,八條胳膊,九隻腳趾,個個本領非凡。

古籍中提及蚩尤最多的,是其與以黃帝為首的部落聯盟展開的激戰。 見於《史記·五帝本紀》,即黃帝在阪泉之戰中戰勝炎帝后,蚩尤作亂,黃帝又在逐鹿之戰中擊敗蚩尤,從而鞏固天子之位。

儘管各說略有差異,但蚩尤與黃帝曾經交戰是無疑的。戰爭過程則更為曲折,且極具神話色彩。蚩尤善戰,‘’制五兵之器,變化雲霧‘’,‘’作大霧,彌三日‘’,黃帝‘’九戰九不勝‘’、‘’三年城不下‘’。《魚龍河圖》載黃帝‘’不敵‘’蚩尤,‘’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勝。一說黃帝藉助風后所作之指南車方在大霧中辨明方向,獲得勝利。

蚩尤的結局,傳說多稱兵敗被殺,或者臣服於黃帝,並主軍事!後來天下又亂,黃帝畫蚩尤的形像,威懾天下,天下都以為蚩尤不死,並且居黃帝之幕府,於是‘’八方萬邦皆為弭服‘’。

蚩尤與炎帝的關係相當複雜,說法各異。一種觀點認為,蚩尤可能一度臣屬於炎帝或曾經加入以炎帝為首的部落聯盟。但後來蚩尤與炎帝發生激烈衝突,並大敗炎帝。

以夏曾佑、丁山、呂思勉為代表的一些史學家,認為蚩尤即炎帝。他們以《水經注》對涿水的記載為主要根據,考證出蚩尤、黃帝對戰的‘’涿鹿‘’和炎帝黃帝對戰的‘’阪泉‘’實為一地。兩次大戰實為同一次,而蚩尤與炎帝之所指也便相同了。另外,蚩尤和炎帝都以牛為圖騰,這與蚩尤在後世的圖騰形象一致。

而另一種觀點提出,蚩尤為炎帝之後。二者屬於同一部族,均為部族或其首領的稱號。則黃帝先在阪泉之野擊敗炎帝部族,蚩尤部族作為炎帝后代,為報仇而與黃帝大戰於涿鹿,戰敗之後,首領擒殺,部分族人則歸順黃帝為臣。

蚩尤是中國沿黃海一帶農耕捕魚民族,六千年前就存在,在黃帝是西北方半遊牧民族,在濮陽曾經發掘出中華第一龍及虎拱衛一名大人物,經碳十四測量出為距今六千六百年正負六十年,應當屬於大汶口文化,根據出土骨骼計算測定出該人身高一米八二,附合山東地區人身高,此人應該是蚩尤的祖宗,黃帝一族是侵略成性的民族,先進攻炎帝一族,後又進攻蚩尤一族,蚩尤奮起反抗,是民族英雄。

遠古時期先民們狩獵。打漁。耕種為生,逐漸形成蚩尤。炎。黃三大部落,蚩尤與炎部落較近,同在東南部,雙方開始了征戰,結果蚩尤部落敗炎勝,蚩尤部歸順了炎部,統稱為炎部落。西北方的黃部落相對安定,生產力也比較發達。這樣就形成兩大部落,黃部落稱為黃地,以黃河流域為主,長江及東南紅土地的地方稱為炎地。蚩尤的後人有兩種說法:苗族(形象習俗),羌族(目前正在調查)

小編最喜歡的是蚩尤的坐騎,古人稱之為食鐵獸。具有萬夫不當之勇,有誰能想到,這樣的猛獸現在居然靠賣萌為生——大熊貓。有人說了這樣一個笑話:-逐鹿之戰對峙之間,黃帝拿出一根竹子往對前一晃,食鐵獸(大熊貓)立即馱著蚩尤奔跑而來,蚩尤卒。

白茶清風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

感謝觀看,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刪除

歡迎大家點贊 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