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治丹毒秘方

2.1 蠍檳導滯湯

【來源】

餘步卿,《浙江中醫醫院學報》(6)1980年

【組成】

全蠍(或蠍尾)4只(研吞)、檳榔、生甘草各4。5克,川牛膝、炙甲片、桃仁各9克,紅花、獨活各3克,赤芍、黃柏各6克,忍冬藤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化溼清熱,疏結導滯。

【方解】

本方是已故名醫餘步卿用以治療流火早期的經驗方。方中的獨活、黃柏、生甘草化溼清熱;忍冬藤解毒通絡;以全蠍搜風、散結、通絡;檳榔、川牛膝、炙甲片、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疏結導滯,且牛膝導藥下行直達病所,故兼之為使。諸藥合用,共奏化溼清熱、疏結導滯之功。用之臨床,一般三四劑即可見效。

【主治】

流火早期(下肢丹毒)。魯賢昌多年來的臨床實踐證明:本方不但對流火早期有效,而且對流火中、晚期(除化膿者外)和多種下肢疾患,如熱痺、血栓性靜脈炎、炎性腫塊、手術後感染和傷筋瘀腫疼痛,人造血管術後栓塞等均可主之。

【加減】

如有表證,發冷發熱,脈浮數、舌苔白膩,可加薄荷、蘇梗;熱重煩躁,舌苔黃膩,去紅花,加焦山梔、黃芩、丹皮;脘悶欲嘔,去桃仁、炙甲片、獨活,加藿香、姜半夏、廣鬱金、炒枳殼;腫硬痛劇,加乳香、桑寄生;皮色潮紅、光亮腫大者,去炙甲片、紅花,加晚蠶砂、地骷髏、綿茵陳。

魯賢昌用藥經驗:

如方中缺全蠍,可用地鱉蟲、地龍或蜈蚣代替;檳榔用量可酌情增加;高熱時,去獨活、紅花、炙甲片,加金銀花、紫花地丁、半枝蓮、丹皮等。

在內服藥治療的同時,也可適當配合外治:如腹股溝淋巴結堅硬腫大,可用溫經通絡的薄貼蓋之;區域性紅腫較劇者,可加用如意金黃散外敷。

【療效】

臨床屢用,均獲良效。魯賢昌臨床驗證流火(下肢丹毒)、血栓性靜脈炎、人造血管術後栓塞各1例、均獲痊癒。多年臨床使用,用治上述各病症,證明均有良好效果。

2.2 鹿角陽和湯

【來源】

鄭錦章,《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

鹿角霜30克,麻黃5克,熟地30克,肉桂5克,白芥子3克,炮姜1。5克,川椒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頭二煎溫服、第三煎燻洗患處。

【功用】

溫陽解毒、利溼消腫。

【方解】

慢性丹毒出現區域性漫腫,疼痛不著,患處皮溫稍低,皮色蒼白或紫暗,自覺木脹感等是虛寒之象,故方用麻黃開腠,可助解散寒凝;取肉桂壯元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炮姜守而不走,助肉桂溫中散寒;白芥子對皮裡膜外的寒凝有消散之功;方中重用熟地補血生精填髓,扶正以驅邪。且熟地與麻黃同用,既能緩麻黃髮表,又能去熟地滋膩;川椒溫經散寒;鹿角霜功力不及鹿角,故用量較大,取其溫補腎陽兼能散瘀消腫而治虛寒性瘡瘍。合用共奏溫陽解毒、利溼消腫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

慢性丹毒。

【加減】

區域性皮色紫暗,加丹皮20克,紅花6克,雞血藤30克;疼痛加乳香、沒藥各6克。

 【療效】

治療17例慢性丹毒虛寒型,除1例轉口腔醫院,2例下肢呈慢性水腫樣而中斷治療外,其餘均獲良效。

2.3 解毒清熱湯

【來源】

趙炳南,《趙炳南醫療經驗集》

【組成】

蒲公英、野菊花、大青葉各30克,紫花地丁、蚤休、天花粉各15克,赤芍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清熱解毒。

【方解】

方中蒲公英解毒長於消癰;紫花地丁解毒長於治疔毒;大青葉解毒清熱涼血,常用於治療瘟疫斑疹、丹毒等症;蚤休能解肝膽之鬱熱、熄上擾之火毒,善治上焦癰腫瘡毒;佐以赤芍涼血活血散瘀;花粉清熱生津護陰。藥少力專,各盡其用。既能協同解毒清熱,且各有專長,故適用於疔、癤、癰腫、急性丹毒等一切體表感染的初期。本方為清熱解毒的首選良方、力專解毒清熱。

 【主治】

疔、癤、癰、急性丹毒初期及一切體表感染初起之症。

【療效】

多年臨床使用,屢試屢驗,效果頗佳。